宴会中应注意哪些礼仪礼节?

(1)迎宾:客人到达时,主人应热情迎接,主动招呼问好,安排服务员帮助来宾脱、挂外衣和帽子。

(2)迎宾入席:按女士优先、先主宾后次宾的次序,引宾客进入休息厅,或直接进入宴会厅。休息厅内应有相应身份人员陪同照料,服务员要及时递送饮料。

(3)致辞、祝酒:正式宴会一般都有致辞,但时间的安排各国并不一致。我国惯例是在热菜之后、甜食之前由主人致欢迎词,客人随后致答词。致辞时,与会人员应停止进食或交谈,专心聆听,以示尊重;服务人员也应停止一切活动,以免干扰。致辞完毕,主宾双方相互祝酒,服务人员应在致辞行将结束时迅速把酒斟好。斟酒时,只需斟至酒杯容量的2/3即可。

(4)侍应顺序:按国际惯例,侍应顺序应从男主人右方的女宾或男主宾开始,接着是男主人,由此自右向左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若宴会规格较高,须由两人担任侍应,其中一人按上述顺序开始,至女主人或第二主人为止;另外一侍应人员从女主人或第二主人开始,依次向右,至前一侍者的邻座为止。上菜、分菜、派汤均按此顺序。


相关文章

站着进行社交活动时应当有什么样的站姿?

站着进行社交活动时应当有什么样的站姿?

3630查看详细

接电话时的开场白

​在正式的商务交往中,接电话时拿起话筒所讲的第一句话,也有一定的规范。

320查看详细

什么叫“国际惯例\"?

​在国际礼仪活动的实践中,除了已有国际公约作出规定的礼仪规则,公约签字国均有遵守的义务之外,“国际惯例”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所谓“国际惯例”,是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最初被某些国家反复使用,后来为各国接受并承认其法律效力的习惯做法和先例。

300查看详细

行姿的礼仪规范

​古语说:“行如风”,古人既重坐相也重走相,甚至从姿势和速度上对行走进行分类:足进为“行”,徐行为“步”,疾行为“趋”,疾趋为“走”。不同场合釆用不同走相,才符合礼貌的要求。在社交场合中,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体态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走姿优美,可增添人的魅力。

29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