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行如风”,古人既重坐相也重走相,甚至从姿势和速度上对行走进行分类:足进为“行”,徐行为“步”,疾行为“趋”,疾趋为“走”。不同场合釆用不同走相,才符合礼貌的要求。在社交场合中,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体态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走姿优美,可增添人的魅力。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其行姿的总的要求是:上身正直不动,两肩相平不摇,两臂摆自然,两腿直立不僵,步伐从容矫健,步态平稳轻松,步幅适中均匀,两脚落地一线。虽不一定要做到古人要求的“行如风”,至少也要做到不慌不忙,稳重大方。
1.行姿的基本要求
(1)直线前进。在行进时,要克服身体的左右摇摆,使自己腰部至脚部始终都保持以直线的形状进行移动,双脚两侧行走的轨迹,大体上应呈一条直线。具体的方法是:行走时应以脚尖政前方,所走的路线形成一条虚拟的直线。
(2)重心落前。在行走时,身体应稍向前倾,身体的重心应落在反复交替移动的前脚脚掌上。在行走过程中,应注意使身体的重心随着脚步的移动不断向前过渡,切勿让身体的重心停留在自己的后腿。
(3)步幅适度。步幅指的是人们每走一步时,两脚之间的正常距离。步幅的大小会因人而异,一般而言,一脚踢出落地后,脚跟离另一只脚脚尖的距离恰好等于自己的脚长。
(4)速度均匀。行走的姿态应以端正的站姿为基础,两腿有节奏的向前交替迈步,速度要均匀,要有节奏感。在一定的场合,一般应当保持相对稳定的速度。一般而言,男士行走的速度为每分钟108-110步,女士每分钟118-120步。应根据场合的不同适度调整行走速度。
(5)造型优美。行走时要面朝前方,头部端正,胸部挺起,背部、腰部要避免弯曲,使全身形成一条直线。双肩应平稳,两臂自然地、一前一后地、有节奏地摆动。摆动的幅度,以30度左右为佳。
2,不同环境下的行姿要求
关于走姿,除了要牢记“应该怎么做”之外,还应了解一些特殊情境下,商界人员的行姿规范。
(1)陪同引导来宾时。陪同来宾时,如果双方并排行走,陪同人员应居于左侧;如果双方单行行走,要居于左前方约1米的位置。当被陪同人员不熟悉行进方向时,应该走在前面、走在外侧。
在行进中引导来宾时,要尽量走在宾客的左侧前方,髏部朝着前行的方向,上体稍向右转,左肩稍前,右肩稍后,侧身向着来宾,并与其保持两三步的距离,需用右手做引导手势。
⑵在与他人告别时。在与他人告别时,应该向后退两三步后,再转身离去。退步时要脚擦地面,不要高抬小腿,退步的幅度要小,两腿之间距离不要太大。转身时要先转体后转头,否则没转体先转头或者头与体同时转均是不礼貌的表现。
(3)上下楼梯时。上下楼梯时,要坚持“右上右下"原则。上下楼梯或乘坐自动扶梯时,都不应该并排行走,而要从右侧上。减少楼梯上的停留,不要停在楼梯上休息或站在楼梯上和人交谈。注意礼让
别人,不要和别人抢行,出于礼貌,可以请对方先走。当陪客入上楼时,陪同人员应该走在客人的后面;如果是下楼,陪同人员应该走在客人的前面。
⑷进出电梯时。进出电梯时,应该侧身而行,免得碰撞别人。进入电梯后,要尽量站在里面。人多的话,最好面向内侧,或与别人侧身相向。下电梯前,.应该提前换到电梯门口。
当陪同引导别人时,如果乘的是无人驾驶的电梯,自己必须先进后出,以方便控制电梯;如果是有人驾驶的电梯,应当“后进后出”。当在乘电梯时碰上了并不相识的来访客人,要以礼相待,请对方先进先出。
(5)出入房门时。出入房门时,务必要用手来开门或关门。开关房门时,最好是反手关门、反手开门,并且始终面向对方。和别人一起先后出入房门时,为了表示自己的礼貌,应当自己后进门、后出门,而请对方先进门、先出门。陪同引导别人时,自己有义务在出入房门时替对方拉门或是推门。在拉门或推门后要使自己处于门后或门边,以方便别人的进出。
3.不同着装的行姿要求
商界人士所穿服装不同,行姿也应该有所区别。一般而言,行走中既要符合礼仪规范,又要充分展现服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