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际应酬中,要使交谈圆满成功,就得讲究交谈的礼仪和基本原则。
1.真诚坦率的原则。真诚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交谈的原则。交谈双方态度要认真、诚恳、坦率,才可能有融洽的交谈环境,才能深入到实质性的谈话内容,才能让交谈取得实效,认真对待交谈的主题,坦诚相见,直抒胸臆,不躲不藏,明明白白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出自肺腑的语言才能触动别人的心弦,真心实意的交流是自信有效的交流,是自信与信任别人的表现,只有用自己的真情激起对方感情的共鸣,交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2.互相尊重的原则。交谈是双方思想、感情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要取得满意的交谈效果,就必须顾及对方的心理需求。交谈中,来自对方的尊重是任何人都希望得到的。交谈双方无论地位高低、年纪大小、长辈晚辈,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切不可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所以,谈话时,要把对方作为平等的交流对象.在心理上、用词上、语调上·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尽量使用礼貌语,谈到自己时要谦虚,谈到对方时要尊重。恰当地运用敬语和自谦语,可以显示个人的修养、风度和礼貌,有助于交谈的成功。
3.切合语境的原则。语境即说话的语言环境,它指的是说话的客观现场环境.包括时间、地点、目的以及交谈双方的身份等内容。在交谈内容的选择上要切合语境,主要有下面两层含义。第一,遵守“TPO”原则:T即时间(time),P即地点(plece),O即场合(Object)。交谈内容务必要与交谈的时间、地点与场合相对应、相吻合.否则就有可能犯不合时宜的错误。第二,符合身份。交谈者的身份也是语境的构成要素之一。无论是作为公司的员工,还是作为单位的形象代表,其交谈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身份,要努力使自己的谈话符合行业的规矩,与单位形象要求保持一致。切勿说出与自己组织利益相反的内容,更不能违背自己的身份说出不该说的话。
4.因人而异的原则。所谓因人而异,是指在交谈时要根据交谈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第一,谈话的本质是一种交流与合作,因此在选择交谈内容时.就应当多为谈话对象着想,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民族、阅历、职业、地位而选择适宜的话题。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交谈就难以引起对方的共鸣,难以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甚至出现对立的情况。第二,正是由于交谈各方往往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阅历和职业等主观条件,交谈中经常会发现彼此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关注话题等。遇到此种情况,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谈话内容,使各方在交谈过程中有来有往、彼此呼应、热情参与、皆大欢喜。如果选择了双方都不感兴趣或者只有一方感兴趣的话题.交谈只能是不欢而散。因此交谈必须“求同”。如果交谈各方在交谈中对某一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或观点的分歧,展开了辩论,这种辩论应该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如果谁也不能说服谁.就应当克制自己的情绪,保留歧见。切不可为了强行说服别人而争得面红耳赤,导致不欢而散,因此交谈也可以“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