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自由、平等”的原则.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编撰了《青年行为手册》等.
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于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这本书由洛克流亡荷兰期间(1683--1689)写给友人讨论子女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1693年出版。全书的主题是论述“绅士教育”,即论述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洛克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要防止在衣着、饮食、动静、药物使用等各方面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要锻炼出他们能够忍耐劳苦的强健体魄。
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洛克认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他要求绅士的言语、动作都要符合其等级与地位,对人谦恭有礼、举止得体。他认为这是“处世的真诀”,可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从而获得一切。为了养成良好的德行与礼仪,他主张要多交朋友,多与上流社会的人相处,防止从“下贱的仆人”那里受到“邪恶”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不应局限于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簿记、法语等等,也要学点工业、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以利于管理企业,并从这些有益的体力活动中得到消遣,从而使生活更加丰富。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多做实地观察,诱发学习兴趣。
洛克的《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德国学者缅南杰斯的礼仪专著《论接待权贵和女士的礼仪,兼论女士如何对男士保持雍容态度》,于1716年在汉堡问世。西方现代学者编撰出版的礼仪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法国学者让·赛尔著的《西方礼节与习俗》,英国学者埃尔西·伯奇·唐纳德编的《现代西方礼仪》,德国作家卡尔·斯莫卡尔著的《请注意您的风度》,美国礼仪专家伊丽莎白·波斯特编的《西方礼仪集萃》以及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编撰的《成功之路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