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传播是组织运用传播手段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它经历了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全过程,包含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


1.公共关系传播者


公共关系传播者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信息的采集、发布者,是代表组织行使传播职能的人。在我国政治组织中,该角色一般由党和国家的新闻发布机构、新闻发布人以及各级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部门担任;在各种福利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中,该角色由组织内部的宣传部门、公共关系部门或宣传人员、公共关系人员担任。在协调公众关系、改善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在树立自身形象、提高信誉的过程中,在沟通内外联系、谋求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中,公共关系传播者居于主动地位,起着控制者与组织者的作用。


2.公共关系传播内容


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传播者发出的有关组织的所有信息。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一类是告知性内容,即向公众介绍有关组织的情况:它的目标、宗旨、方针、经营思想、产品和服务质量等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告知性内容往往以动态消息或是专题报道的形式出现。前者是对组织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的基本事实的描述,比如关于商店开业、展览会闭幕、新产品问世、超额完成产值等情况的报道。后者是对事件全景或某一侧面进行的全面描述,包括对基本事实具体情节的叙述。例如介绍新产品的设计过程、制作工艺、用途、专家鉴定情况等等。


另一类是劝导性的内容,号召公众响应一项决议,呼吁公众参与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劝说人们购买某一种牌子的商品等。在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政党、政府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发布的劝导性的内容,往往以评论、倡议书的形式出现,而营利性组织发布的此类内容,则多以商业广告的形式出现。


3.公共关系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是指信息流通的载体,人们通常把用于传播的工具统称为传播媒介,而把公共关系活动中使用的传播媒介,称为公共关系媒介。可供公共人员利用的传播媒介有两种:一种是大众传播媒介,一种是人际传播手段。公共关系传播媒介,常见的是文字媒介,像报纸与杂志、书籍与纪念刊、海报与传单、组织名片与函件等;有电子媒介,像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和电影等;有标识媒介,像商标与徽记、门面与包装、代表色等;此外还有人际传播媒介,语言传播媒介,表情、体态、目光等等。


4.公共关系传播的目标公众


这里的目标公众是传播受众,是组织意欲影响的对象。组织要想有效地开展公关工作,就要分辨自己面对的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可以把他们分为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重要性的不同,可以把他们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当组织开展一项具体活动时,需要先确定具体活动针对的目标公众再开展传播工作。


5.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是指目标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反应,也是公共关系人员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人们对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先是提出“传播万能论”,继而提出“有限效果论”,后来又由“两极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传播模式”。学者们认识到,受众的被动地位是相对的,他们对信息的注意、理解和记忆都是有选择的。公共关系人员可以借鉴专家学者的理论和思想,应用于传播实践,以便科学地影响公众。


相关文章

客户服务成本如何处理

​客户服务成本的估计和衡量是根据一定的方式制定出最合适的物流服务水平,然后在达到该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寻求其他物流成本即物流成本之和的最小化。

1000查看详细

客户服务成本与狭义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物流系统的目标是向客户提供适当的物流服务。“适当(Right)”的观点很重要,因为没有一个物流系统既做到提供最高水平的客户服务,使客只的满意程度最高,又做到物流成本(狭义物流成本,本章均简称物流成本)之和最低。这一点正说明了客户服务成本与物流成本之间的背反关系。

370查看详细

装卸搬运的地位

​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

430查看详细

装卸搬运成本如何优化

​装卸搬运作业是衔接运输、保管、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环节的活动,本身不创造价值,所以应尽量节约时间和费用。在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方面,通过一定措施能提高装卸搬运作业的效率,优化装卸搬运的成本。

79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