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职能是公共关系工作的职责和发挥出来的有效作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必须明确这些职责,才能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明确公共关系所要发挥的有效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

(一)公共关系基本职能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是公共关系工作发挥出来的有效作用。公共关系具有五个基本职能。第一,采集信息,监测环境,建立预警系统的职能;第二,辅助决策,咨询建议,智囊参谋的职能;第三,宣传推广,引导舆论的职能;第四,协调沟通,凝聚力量的职能;第五,提供服务,全方位整合的功能。


1.采集信息,监测环境,建立预警系统的职能

(1)收集与组织有关的信息

包括社会组织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价格、服务等等,服务的范围、种类、时间、态度、水平、质量等等。

社会组织形象信息,包括社会组织自身期望塑造的形象与实际形象两个方面。社会组织期望塑造的形象包括领导及管理层期望建设的形象调查,全体员工期望建设的组织形象调查。社会组织实际形象包括社会舆论对社会组织的评价调查,本单位职工对组织形象的评价调查,同行对组织形象的评价调查。


(2)收集组织生存的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包括社会组织所处环境的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社会相关信息。

社会组织所处环境的政治信息:包括所处区域政治局势的变化情况,与社会组织相关政策法规信息的收集,所在区域宗教民族政策的信息收集,所在地区国际关系和矛盾冲突信息的收集。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本组织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的了解掌握。

社会组织所处环境的经济信息:包括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信息,本地区经济动态信息,本行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态势信息,国际国内的经济政策信息。

社会组织所处环境的文化信息:国家传统文化的信息,所在区域地域文化的信息,世界文化潮流的信息,以及文化因素对本行业的影响的信息。

社会组织所处环境的社会相关信息:与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相关的所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2.辅助决策,咨询建议,智囊参谋的职能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咨询、建议、参谋的作用,协助决策者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平衡复杂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公众和整体环境的角度评价决策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使决策目标能够反映公众的利益,使决策方案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和社会应变力,使决策实施的效果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1)为确定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拟订和选择决策方案。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3.宣传推广,引导舆论的职能

运用各种现代媒介,通报相关信息,通过真实有效的信息传播,影响舆论。在连续的信息传播中,加强公众对组织的印象,深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提高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及其产品推广形象,扩大影响。同时,公共关系部门要调节组织的信息输出量.引导公众舆论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根据舆论反馈适当调整组织的行为,控制组织的形象。

(1)告知公众,形成舆论。

(2)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3)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4.协调沟通,凝聚力量的职能

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内部的各种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协调内部关系。

社会组织要从自身利益出发,首先要处理好各类直接的业务来往关系;其次,要妥善处理好组织与各种权力制约部门之间的关系;再次,还要主动建立和发展各种非业务性的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助于社会组织事业兴旺发达。

(1)协调内部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2)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5.提供服务,全方位整合的功能

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组织内部提供服务,为了使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配合更加融洽,使整个组织机体工作更加协调。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是为了以良好的服务塑造组织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树立信誉、争取人心,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保障。

(1)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

(2)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二)公共关系观念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组织行为的一种准则和价值观。公共关系观念包括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等。


1.“公众观念”表现为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根据,将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重要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

2.“形象观念”表现为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3.“传播观念”表现为强烈的传播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理解、信任和好感。

4.“协调观念”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懂得“兼顾”、“统筹”、“缓冲”和必要的“调和”、“折衷”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在矛盾中求和谐、求平衡。

5.“互惠观念”表现为在交往和合作中,将平等互利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和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来争取双方的共同利益。

6.“服务观念”则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努力给对方带来方便,用服务去赢得好感和信誉。除此之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信息意识、整体意识、社会意识,等等。


相关文章

客户服务成本如何处理

​客户服务成本的估计和衡量是根据一定的方式制定出最合适的物流服务水平,然后在达到该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寻求其他物流成本即物流成本之和的最小化。

1000查看详细

客户服务成本与狭义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物流系统的目标是向客户提供适当的物流服务。“适当(Right)”的观点很重要,因为没有一个物流系统既做到提供最高水平的客户服务,使客只的满意程度最高,又做到物流成本(狭义物流成本,本章均简称物流成本)之和最低。这一点正说明了客户服务成本与物流成本之间的背反关系。

370查看详细

装卸搬运的地位

​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每次装卸活动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

430查看详细

装卸搬运成本如何优化

​装卸搬运作业是衔接运输、保管、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环节的活动,本身不创造价值,所以应尽量节约时间和费用。在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方面,通过一定措施能提高装卸搬运作业的效率,优化装卸搬运的成本。

79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