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在对外服务中,也应该遵守“礼仪至上”的原则。具体来说,这些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质服务,宾客至上
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市场与客源,靠的是向宾客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研究表明:在旅游企业硬件设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优质旅游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服务意识与态度。“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意识和“主动、热情、周到”的态度,可使客人在感官上、精神上产生亲切感和尊重感。所以说,旅游从业人员的礼貌礼仪是优质服务的关键,而服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声誉。
(二)严于律己,尊重他人
学习、运用礼仪知识,最基本的是自我约束,自我检讨。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阻力,以规范的礼貌语言、礼貌行动、礼宾规程去接待每一位旅游者。但接待外国旅游者必须尊重其宗教信仰、民族风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各国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主要禁忌。只有尊重了客人的习俗礼仪,满足了客人的心理需求,客人才会有一种真正得到礼遇和尊重的切实感受。
此外,还要讲究适度原则,也就是不卑不亢,自尊自爱。
应用旅游礼仪时,必须讲究技巧,特别是注意把握分寸,适度得体,而不能呆板僵化,不能一味地妄自菲薄,低三下四,也不能盛气凌人,态度蛮横。特别在接待外国旅游者时,注意维护国格和人格,千万不能卑躬屈膝,弄得别人手足无措。应表里如一,热情适度。
(三)平等待人,真诚关心
在旅游活动中,具体运用礼仪时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客人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来者都是客,决不能厚此薄彼、看客施礼,更不能以貌取人、以财取人。在接待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中,真正从心里关心他们,才能使服务更有人情味儿,才能赢得客人。
(四)善解人意,理解宽容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由于个人原因可能会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甚至是失礼或无理的要求。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应理解对方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根据具体情况宽容对方,体谅对方,必要时做冷静、耐心的解释。尤其是对非原则问题,要能原谅对方的过失,得理让人,决不能穷追不放,把宾客逼至窘境,否则会使宾客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姑息纵容,而是更要注意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