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会
例会是指有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地点的制度性会议。例会礼仪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出席
例会是制度性会议,不必再事先通知,因此也容易忘记或忽略。与会人应当在自己的日程安排表上做个标记,以防忘掉。确实不能出席的,应当请假或安排恰当人员代表自己参加,并告知主持人。
2.精练务实
例会内容一般都是大家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所以例会必须精练、简朴、短小、务实.
(二)茶话会
所谓茶话会,意在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具有对外联络和进行招待性质的社交性集会。它则往往是重点不在茶,而在于话。
茶话会,其主题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其一,以联谊为主题。其二,以娱乐为主题。其三,以专题为主题。
茶话会的主要与会者,大体上可被区分为下列五种情况:其一,本单位的人士。其二,本单位的顾问。其三,社会上的贤达。其四,合作者中的伙伴。其五,各方面的人。
通常认为,辞旧迎新之时、周年庆典之际、重大决策前后、遭遇危难挫折之时等等,都是酌情召开茶话会的良机。举行茶话会的最佳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左右。有些时候,亦可将其安排在上午十点钟左右。茶话会时间的长度,可由主持人在会上随机应变,灵活掌握。若是将其限定在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之内,它的效果往往会更好一些。
按照惯例,适宜举行茶话会的大致场地主要有:一是主办单位的会议厅。二是宾馆的多功能厅。三是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客厅。四是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庭院或露天花园。五是包场高档的营业性茶楼或茶室。餐厅、歌厅、酒吧等处,均不宜用来举办茶话会。
根据约定俗成的惯例,目前在安排茶话会与会者的具体座次时,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办法。其一,环绕式。其二,散座式。其三,圆桌式。其四,主席式。除主要供应茶水之外,在茶话会上还可以为与会者略备一些点心、水果或是地方风味小吃。需要注意的是,在茶话会上向与会者所供应的点心、水果或地方风味小吃,品种要对路、数量要充足,并且要便于取食。为此,最好同时将擦手巾一并上桌。按惯例,在茶话会举行之后,主办单位通常不再为与会者备餐。
关于会议的议程:第一项议程是,主持人宣布茶话会正式开始。第二项议程是,主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讲话。第三项议程是,与会者发言。第四项议程是,主持人略作总结。
(三)报告会
报告会是请专家学者、先进人物或领导干部或其他人士进行专门报告的会议。报告会内容常见的有专题报告、学术报告、形势报告、先进事迹报告、典型报告等等,报告会可以是一个人报告,也可以多人报告。
报告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报告人
报告人是报告会第一位重要的人员,应当认真选择。要选择与会议主旨密切相关的、有专长、有造诣、有影响的人作报告人。
2.介绍情况
主办单位要向报告人介绍举办报告会的目的、意义,对报告人的希望要求,介绍有关背景、听众情况。
3.以礼相待
要注意安排好接、送工作和招待应酬。报告前,主持人要向听众介绍报告人,并在场作陪。报告结束时,可以作扼要、简洁的讲话,并向报告人致谢。需要录音或事后印发的,应事先征得报告人同意。
主持人要注意会场秩序。报告结束后,要请报告人先退场,然后听众再退场。防止一哄而起,与报告人争路。
(四)座谈会
座谈会是邀请有关人士一起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为沟通情况、增进感情而进行交谈的会议。座谈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知具体
通知参加座谈人时,要把目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和要求讲清楚,还要把谁出面举办、谁主持、哪些人参加、有无接送车等告诉参加者,使其有备而来。
2.讲究礼仪
组织者要搞好迎、送、招待工作,主持人在座谈开始时,要向大家介绍与会者。座谈会虽不如大型会议郑重、严格,也要注意座次的安排,主持人可以和大家围坐,对主要与会者应安排在距主持人较近的位置。
主持人首先介绍会议目的、内容和座谈形式。为防止冷场,可以会前先安排几位人员带头发言,在以后的发言中也可以用点将的方法依次进行发言。
3.座谈会应有一个热烈、融洽的气氛
讨论中,应活跃、尽情。主持人应注意鼓励插话、争论,要求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注意要使每个到会者都有发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