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特殊信函,是与家书等一般书信相对而言的。这样的信函,往往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或者传达一些特殊的信息。特殊信函主要包括邀请信、感谢信、贺信、慰问信、介绍信等多种,主要是适应社会交际应酬而产生,并随着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种表达礼节、增加感情的文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信函的应用虽然在形式和文字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是人们之间表情达意的桥梁,是增强人与人之间团结和友谊的纽带。
(一)邀请信
邀请信是邀请宾客参加某项活动的通知书,主要用于联谊活动和友好往来。邀请书必须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即使已经口头邀请了被邀请人,也要把邀请书送到被邀请人的手中,以表示邀请的诚意和郑重态度。
邀请信与请柬有相似之处,但使用比请柬更广泛,信息容量更大,而且,邀请信多用于集体,一些重大的商业活动经常以邀请信形式邀请社会人士参加。
寄发邀请信,如果是参观或举办文艺活动,应附上入场券;如果是宴请,则应写明“敬请斟酌”字样,并且注明何处、宴请时间、席次号。如果需要乘车抵达,还应该交待乘车路线。还应该写明活动安排的细节,让对方知道参加活动的成员。如果收到邀请信的回执,不论是否接受,都必须及时答复,否则是失礼的行为。
邀请信内容要诚恳,用语要礼貌、简约、典雅。一些大型的、隆重的活动,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即可;但如果是比较悠闲之事,如邀请游山玩水,若适当融入情感,效果更佳。
(二)感谢信
感谢信是对帮助、支持自己工作的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的信函。这种信函的写作者一般是受助者本身或受助一方的代表,写信的目的在于表示不忘对方的关爱和帮助,肯定对方的事迹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感激和谢意;同时,感谢信还有感谢和表扬双重意思。
感谢信特点:
1.真实性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感谢的对象要真实;二是叙述的事情要真实。要尽量避免在感谢信中夸大或缩小事实,同时语言叙述要精炼、简洁,不要陷于细节的详细描述而不能自拔。
2.感召性
感谢信中充满了热情洋溢的感激之情,并适当地加以议论和评价,可使被感谢的一方受到鼓舞和鞭策,感谢一方从中也受到教育和激励,对其他人也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3.恰当性
表示感谢要符合双方的身份,如年龄、性别、境遇等。特别是要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表示谢意。感情要真挚、朴素,表达谢意的行动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三)贺信(电)
贺信(电)是表示祝贺、赞颂的函电,其篇幅一般比较简短,感情充沛,文字明快。贺信的特点主要有:
1.祝贺性
贺信(电)的使用目的单一,主要体现在“贺”字上,祝贺者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他人的祝贺和赞颂,有时还用来慰问和表扬。这种由衷的祝愿还可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团结合作。
2.真挚性
贺信(电)是通过书信的投递和电文的拍发达到祝贺目的,庆贺者无法当面宣读,而由受贺者收后阅读,这就要求语言热烈真挚,充满感情色彩,给人以鼓舞力量,又要做到篇幅短小,内容实事求是,评价恰如其分。
3.雅致、扼要
贺信措辞须由衷、雅致、扼要。要符合喜庆、吉利的气氛。也可适当地引经据典,套用成语。
(四)慰问信
慰问信是机关、团体或个人为了向对方表示关切致意,慰勉问候而写的信。常用于对付出艰辛劳动、取得成绩者的慰问鼓励,或对遭受不幸的人的同情、安慰。
写慰问信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做出贡献的人表示慰问的信,要概括对方的事迹、品德,表示向其学习的愿望。
第二,对遭遇不幸的人的慰问信,感情要真挚,内容除对对方的不幸表示震惊同情外,还可用关切的语言询问情况,表示慰问、鼓励。
(五)介绍信
介绍信是用来介绍被派遣人员的个人情况、接洽事项等情况的一种专用书信。它是各单位、团体必备的具有介绍、证明作用的书信。持有介绍信的人,可以凭借此信与有关单位或个人联系,商洽某些事项。
从介绍信里可以了解来者的身份,如是何人、何职、办何事、有何具体希望和要求等等。所以,介绍信不仅有联系工作的作用,而且起到了证明身份的作用。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备有专用的介绍信,以便随时应用。写介绍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写明收信单位的名称以及被介绍者的姓名、身份、职务等,避免冒名顶替。
(2)接洽和联系事项要写得简明扼要,不写无关内容。
(3)要经过领导过目或在存根上签字,以表示慎重负责。
(4)重要的介绍信要有存根或底稿,存根或底稿的内容要同介绍信正文完全一致,并由开具介绍信的人认真核对。存根或底稿要留存,以备查考。公章要盖在骑缝线上。
(5)书写工整,不得任意涂改。如有涂改,涂改处必须加盖公章,否则,对方可以不予接待。
(六)证明信
证明信是以企业、团体、个人的名义证明某人身份、经历或某件事物的真实情况的书信。证明信的内容应该绝对真实、可靠。有的证明信有长久的证明作用,可以归档。出具证明信应注意的礼节要求:
(1)证明信有时是作为结论根据的,因此,出具证明信的时候,态度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对被证明的人或事情要有十分清楚的了解,如实证明。
(2)语言运用要十分肯定、准确,不得有半点的夸张;要果断明白,不能模棱两可。不能用铅笔、红色笔书写。如有涂改,必须在涂改处加盖公章。
(3)任何类型的证明信都需要加盖公章。要留存根,以备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