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格式是什么样的?简单来说,就是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就是必须遵守的写作信文的基本规则。实际上,它就是书信的标准化写法。一般的书信都由信封、信瓤儿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写作格式都需要掌握,这是最基本的写作规范。
(一)信封的书写格式
信封的书写格式,就是指信封的标准化写法。对此问题若不注意,就会出现一些麻烦。
(1)信封左上方印有六个方框,用来填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右上角印刷有一个大些的方框,用来贴邮票。右下方也印有六个方框,用来填写发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在信封上写清楚收信人的邮政编码非常重要,这既是为了保证你的信件准确地到达收信人的手中,也是对邮政人员的一种尊重。有人图省事儿不写邮政编码,还有人乱写,那样都会导致信件丢失,或者不能及时地到达收信人的手中。所以,一定要准确无误地把邮政编码写出来,它有助于邮件的合理化、科学化分拣,是必不可少的。
(2)邮编下面第一行用来写收信人的具体地址。在封文里,收信人的地址必须予以明确。通常先写省、市、县、区或者乡镇,然后是街道名、门牌号码,这些都要写。有些人写的不明确,就很唐突。特别是快递邮件、特快专递之类的,不写清楚的话,邮递员还得折腾半天,甚至将信退回。
(3)信封第二行,即中间位置,用较大的字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之后空一点地方,写“先生”、“同志”。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常有人在信封的封文上乱写称呼。严格地讲,封文上的称呼是有特定含义的。请注意,收信人后面的称呼是给邮递员或带信人使用的。无论如何,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称呼时,都不能写什么某某老爸收,某某儿子收,某某泰山大人收,此类写法都是不合适的。
(4)信封第三行靠右一些,写上发信人的地址、姓名。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寄信人的姓名要写全。如果只是留姓不留名,甚至连姓都不留,谁知道你是谁啊!万一信件被退回来,姓名不详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写全名,尤其是挂号信。挂号信不署上全名的话,邮政人员就不会为你办理投寄。
(二)信瓤儿的内容组成
信瓤儿由六个部分组成:称谓、问候、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谓写在第一行,且要顶格写,表示尊重和礼貌。
一封信的开头总得有个称谓,明确信是写给谁的,它要谁去读。比如,“爸爸”、“哥哥”,或者“王经理”等。在一封书信里,称呼一般的标准写法是写在一封信的最前面,通常从第一行开始写。我们现在的信文一般都是
横写的,所以第一行要顶格,即不空格。
称谓的写法要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确定。一般由姓名或姓或名加上称呼组成。如“李明同志”,“房先生”。关系熟悉的可只写名字,如“少华友”、“慕翰兄”。写给亲戚的就按日常的称呼,如“爸爸”、“大哥”、“小妹”等。为了表示郑重,可以写对方的职务,如“林科长”、“李主任”等。称呼前面还可以加修饰语,如“亲爱的”、“尊敬的”等。对方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可写“许老”、“高老”等。
(2)问候。称呼之后,写正式内容以前,为了表示礼貌,常常要对收信人问候一下。问候语应根据不同对象恰当地使用。如“您好!”、“你好!”、“一别数月,殊深思念”等。问候语应单独成行。
问候语可以在称呼后面接着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但是,二者都是独立成行成段的。也就是说,其他内容不能跟在其后。
(3)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体,对收信人要说的话,要商量、办理的事,要表示的思想感情等,都要在这里写出来。此部分在一封信中是传递信息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一部分,有以下两个点要注意。
一是叙事要清晰,要把话说得清楚、明白,以免产生歧义,或使对方捉摸不清。为了达到条理清晰,最好是多分行,多分段。
二是内容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明快,避免东拉西扯。一封信,最好就是一事一议,所叙事件别太多。你说完东又说西,结果什么也没说清楚,让人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那就劳而无功了。
(4)结尾。这一部分指的是一封书信的收尾之处。它通常并无多少实质性内容,但其格式上的要求却非常之多,一般又由下述几个具体部分所构成。
其一,结束语。结束语可以在中段的后面跟着写,可以单独成行,也可以不必单独成行。在一封书信里,结束语就跟我们要说再见差不多。
其二,祝颂语。正文写完了,要写一句祝颂语,表示问候和礼貌。如“祝您健康”、“恭祝近安”等。祝颂语一般怎么写呢?它有两个写法:一个写法就是在信文中段的最后,在结束语后面直接写。还有一个写法,即分两
行来写。首先第一行不顶格,空几格,然后写:“祝您”,或者“谨祝”,然后顶格另起一行写。比如,“顺祝”,这是头一行,前面空几格,然后“春安”则顶格写在下一行。
(5)落款语。即这封信是谁写的,具体又包括两项:一个是写信者的姓名,一个是写信者和对方的关系。比如,儿子给爸爸写信,落款就会写:儿子某某某谨上,表示晚辈和长辈的关系,然后再写上日期。在有些情况下,如果长时间不通信,就要写上年月日,至少要写月和日。这样对方跟你认真起来,他才会知道这封信是你什么时候写来的。署名前可以加“称谓”,如“弟××”、“愚兄×”等。或写与收信人的关系,如“你的朋友××”。
(6)附问语。附问语通常是对收信人身边之人的问候。比如,可以在中段结束之后,或者在落款语前后写上一句话,顺便向你的老公转达我的致意;顺便问你的爸爸妈妈好;顺祝你的家人康泰平安,等等。像这样的一句话,就叫附问语。
(7)补述语。当你写完了信,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些内容没有写上去。书信不可能像电脑那样,随便插进去一段。写信时,你总不能在其中间剪去一段,然后再贴上另外一段。反复打补丁,肯定不合适。所以我们就需要在信的末尾写上一些内容进行补述,此即补述语。
(8)附件。有时候信里面还会加一些附件。比如,公务往来,会夹上某些资料。有人推荐你到别的单位去,会在推荐信中把你的个人简历也一起寄给对方。那么,在信的后面就会注明:后附某某同学个人简历一张,请参阅,阅后退还。这些必要的说明,都要在信里交待清楚,否则人家就可能用碎纸机把它处理掉了。
(9)日期。署名下面写上写信的时间。一般写“×年×月×日”或只写月日,还可以在日期后写“夜“、晚”、“晨”,或“灯下”、“凌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