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者,在与下属相处时也应该讲究礼仪。你要意识到,领导的聪明才智、远见卓识必须通过下级的积极配合、努力工作才能显示出来。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这又来源于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自豪感、安全感、荣誉感等。能否使员工产生这种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与员工之间相处的艺术和方法,能否让员工感到上级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所以,“与下属相处的礼仪”是很重要的。
(一)尊重下属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包括地位比较低的员工。上级只有懂得尊重员工,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1.尊重下级的人格
员工们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更有独立的人格,不能因为你是领导就对他们不尊重。上级领导应充分考虑到下级员工的感受,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尊重下级的意见
领导水平再高,能力再强,总是有限的。在工作中,下级往往处于第一线,对具体的工作情况有时更加熟悉,资料的掌握也更丰富,所以,为避免指挥不当,应尊重下级的意见。
3.尊重下级的职权
适当的放权,尊重其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处理问题,是发挥下级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在下级有失误时,应体谅和尽量给予帮助。
4.尊重下级的劳动成果
每个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一定的成就,都希望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作为上级,应该尊重其劳动成果,充分肯定他们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以提高下级的工作信心,激励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信任下属
1.疑人不用
领导者应该有一双识别人才的慧眼,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什么样的人不能使用,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2.用人不疑
领导者一旦使用了一名人才,就应该对他给予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智慧,使其更好地行使权力和职责,做好工作。
(三)帮助下属
要想让下属死心塌地的跟随你,还应该随时关心、帮助下属。
1.给下属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每个员工的才能、个性各异,所以,在安排工作时,上级领导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专业、特长、技能,为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2.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上级给下级分配任务,提出要求时,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这样才能比较客观,避免给员工出难题。
3.多沟通,多协调
领导者应该多与下级沟通,达成共识和相互理解,消除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只有协调好上下级关系,才能使行动上下一致,最终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4.要注意关心下级的个人前途
一位好的领导,应该对于自己下属的提升、继续培训、进修、深造等应有
一系列的安排。让员工感到在组织中工作有奔头,而且永远不会停步。
(四)赏罚分明,承担责任
赏罚分明体现出实事求是、标准统一、不徇私情、铁面无私的工作作风。对工作出色的员工要适当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错误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失误,也是对员工负责的表现。同时,作为上级领导,当出现责任事故的时候,更要学会为下级分担责任,敢于分担责任的领导在员工的眼里是有宽容心,值得信任的领导,会更加受到下级的敬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