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免不了同周围的人进行这样或那样的交往。而只要存在交际活动,礼仪就必不可少。可以说,礼仪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而,相对于正式场合,日常交际中的礼仪常常受到人们的忽略。事实上,只有在日常交际中足够重视礼仪,在重要场合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名片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它在我国古已有之,清代赵翼《隊余丛考》中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疏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张,但仍相沿曰刺。”古人习称“名刺”、“名纸”、“名帖”,现在则通称名片。
如今,名片在社交活动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名片使用的场合很多,在社交场合,与人初次会面,在自我介绍时都可以递上名片。
(一)名片的类别
根据名片用途、内容、场合及名片主人数量和身份的不同,名片可分为社交名片、夫妇联名名片、公务名片以及集体名片共四大类。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需要,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时,应当使用不同的名片。
1.社交名片
社交名片,亦称私用名片,指的是人们以私人身份在社交场合进行交际应酬时所使用的名片。
一般而言,社交名片为个人名片。社交名片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本人姓名,以大号字体印在名片正中央。姓名之后无需添加任何公务性头衔。二是联络方式,以较小字体印在名片右下方。具体内容包括家庭住址、邮政编码、住宅电话、互联网址等。一般不宜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在名片上。社交名片只用于社交场合,通常与公务无关,因此一般不印有工作单位以及行政职务,以示“公私有别”。
如果本人不喜欢被外界打扰,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自己的联络方式的内容有所删减,例如可删去住宅电话一项。必要时,可以不印任何联络方式,而仅留姓名一项内容。
2.夫妇名片
在社交场合,公务人员往往会携同其配偶一起参与交际应酬。与人交换名片时,如果夫妇俩各自为政,先后与人交换显然较为麻烦;而如果夫妇中只选一个“代表”与人交换名片,则会失礼于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夫妇联名名片,即夫妇名片是最合适的。
夫妇名片实质上是社交名片的一种特例。名片上的基本内容同样只包括姓名和联系方式两项,或只有姓名一项。所不同的是,夫妇名片同时印有夫妇两人的姓名。一般而言,两人姓名印刷成一行,而不宜印成上下两行。
夫妇名片较多地运用于两人联名赠送礼品或投寄问候信函的场合。但若以某一方名义使用名片时,不要因此而涂去另一方姓名,涂抹名片是一种很不得体的做法。此时最好还是使用个人名片为好。
3.公务名片
公务名片,即是指公务人员正式使用于公务活动之中的名片。值得注意的是,身边如果没有公务名片,可用社交名片代替。但如果没有社交名片,则不能用公务名片代替。可见公务名片有着很强的公务性规范。
一枚标准的公务名片,按惯例应由具体归属、本人称呼、联络方式等三项基本内容构成。
所谓具体归属,是由公务人员供职的单位、所在的部门等内容组成,二者均应采用正式的全称。但一枚名片上所列的单位或部门不宜多于两个。如果确实有两个以上的供职单位和部门,或同时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务,则应分别印制不同的名片,并根据交往对象、交际内容的不同分发不同的名片。
所谓本人称呼,是由本人姓名、行政职务、技术职务、学术头衔等几个部分所构成。但后面两项内容,尤其学术头衔往往可有可无。名片上所列的行政职务一般不宜多于两个,且应与同一名片上的具体归属相对应。
所谓联络方式,通常是由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办公电话等内容构成,家庭住址、住宅电话、手机号码则不宜列出。至于传真号码、互联网址等内容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印于其上。单位的联络方式同样应与同一名片上所列的具体归属相对应。
上述三项内容既要完整无缺,又应排列美观。通常,具体归属与联络方式应以大小相似的小号字体分别印于名片的左上角与右下角;本人姓名应以大号字体印于名片正中央;职务头衔则应以较小字体印于姓名的右侧。
4.集体名片
集体名片,实际是公务名片的一个变种,它通常是指某一政府部门,尤其是那些对外交往较为频繁的政府部门,其主要成员集体对外使用的名片。
集体名片在基本内容构成上与其他公务名片没有任何区别,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名片上列出某一集体的每一位主要成员的具体称呼,并按职务高低自上而下依次排列。
使用集体名片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而且还有助于维护和宣传集体。
(二)名片的制作
名片的制作是有一定之规的。名片制作得是否规范,往往会影响交往对象对自己的看法,进而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一张粗制滥造的名片显然不会让人对名片主人产生什么好感和接近之意。在订制名片时应当对下述问题予以关注。
1.规格材料
各国名片的规格不一。目前我国通行的名片规格为9cm×5.5cm,而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名片规格则为10cm×6cm。在一般情况下,应以前一种标准订制名片。如果参与的公务活动多为涉外性质,则可采用后一种规格。夫妇名片和集体名片可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大一些。若无特殊原因,不必制作过大或过小的名片,更无必要将名片做成折叠式或书本式。
名片通常应以耐折、耐磨、美观、大方、便宜的纸张作为首选材料,如白卡纸、再生纸等。选用布料、塑料、甚至黄金、白银等材料制作名片是毫无必要的。将纸质名片烫金、压花、过塑、薰香,也是不合适的。
2.色彩图案
所订制的名片宜选用单一色彩的纸张,并且以米白、米黄、浅蓝、浅灰等庄重朴实的色彩为佳。切勿选用过多过杂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妨碍信息的接收。也不宜采用红色、紫色、绿色、黑色、金色、银色的纸张制作名片。
一般而言,名片上除了文字符号外不宜添加任何没有实际效用的图案。如果本单位有象征性的标志图案,则可将其印于归属一项的前面,但不可过大或过于突兀。将照片、漫画、花卉等内容印在名片上,则会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有损公务员的质朴形象。
3.文字版式
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标准的汉字简化字,如无特殊原因,不得使用繁体字。从事民族工作或涉外工作的人员则可酌情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语。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或外语同时印刷时,应将汉字印于一面,而将少数民族文字或某种外文印于另一面。不要在同一面上混合使用不同文字,一张名片上不宜使用两种以上文字。
以汉字印制名片时,一般采用楷体或仿宋体,尽量不要采用行书、草书、篆书等不易辨认的字体;以外文(主要采用英文)印制名片时,一般采用黑体字,在涉外交往中使用的名片亦可采用罗马体,但很少用草体。
不论采用何种字体,文字印刷都要清晰易识,不可模糊难辨,不宜自行手写名片,不能在印刷的名片上用笔增减、修改内容。
名片上文字的排列版式大体有两种。一是横式,即文字排列的行序为自上而下,字序为自左而右;二是竖式,即文字排列的行序为自右而左,字序为自上而下。一般而言,采用简化汉字的名片宜用横式。
同一枚名片上,既可以两面均印有文字不同而本意相似的内容,也可以空出一面,而只在一面印有内容。没有必要在名片的一面印上名言警句。两面的内容相同时,不可使其一为横式,一为竖式。
4.印制方式和费用
所使用的名片最好不要随意自行制作,也不要采用复印、影印、油印等方式制作。
人们使用名片意在便于开展工作,而不是为了炫耀。因此在制作名片时,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其制作成本。
(三)名片的用途
在现实生活中,名片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往工具。名片的基本用途共有如下几种。
1.常规用途
一是介绍自己。初次与交往对象见面时,除了必要的口头自我介绍外,还可以名片作为辅助的介绍工具。这样不仅能向对方明确身份,而且还可以节省时间,强化效果。
二是结交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欲结识某人,往往可以本人名片表示结交之意。因为递交名片给初识之人,既意味着信任友好,又暗含“可以交个朋友吗?”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一般会“礼尚往来”,将其名片也递过来,从而完成双方结识的交往的第一步。
三是保持联系。大多数名片都有一定的联络方式印在其上。利用他人在名片上提供的联络方式,即可与对方取得并保持联系,促进交往。
四是通报变更。如果变换了单位、调整了职务、改动了电话号码或者乔迁至新居后,人们一般都会重新制作自己的名片。向惯常的交往对象递交新名片,就能把本人的最新情况通报给对方,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避免联系上的失误。
2.特殊用途
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国际社交场合,人们往往以名片代替一封简洁的信函使用。具体做法是:在社交名片的左下角写上一行字或一句短语,然后装入信封寄交他人。如果是本人亲自递交或托人带给他人,要用铅笔书写;如果采用邮寄方式,则应用钢笔书写。
名片代替信函使用时,往往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是充当礼单。以私人身份向他人馈送礼品时,可将本人的社交名片充当礼单,置于礼品包装之内。但最好是将其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上写收礼者姓名,信封可以不封口。名片上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单留言。
二是简短留言。如拜访某人不遇,或需要向某人传达某事而对方不在时,可留下自己的名片,并在名片上简单写上具体事由,然后委托他人转交。
三是拜会他人。在初次前往他人工作单位或私人居所进行正式拜访时,可先把本人名片交于对方的门卫、秘书或家人,然后由其转交给拜访之人,意即“我是×××,我可以拜访您吗?”,对方确认了拜访者的实际身份后,再决定双方是否见面。
(四)名片的交换
名片的交换是名片礼仪中的核心内容。如何交换名片,往往是其个人修养的一种反映,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与否的直接体现。因此交换名片务必要遵守一定之规。
1.携带名片
参加正式的交际活动之前,都应随身携带自己的名片,以备交往之用。名片的携带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足量适用。携带的名片一定要数量充足,确保够用。所带名片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二是完好无损。名片要保持干净整洁,切不可出现折皱、破烂、肮脏、污损、涂改的情况。
三是放置到位。名片应统一置于名片夹、公文包或上衣口袋之内,在办公室时还可放于名片架或办公桌内。切不可随便放在钱包、裤袋之内。放置名片的位置要固定,以免需要名片时东找西寻,显得毫无准备。
2.递交名片
在递交名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观察意愿。除非自己想主动与人结识,否则名片务必要在交往双方均有结识对方并欲建立联系的意愿的前提下发送。这种愿望往往会通过“幸会”、“认识您很高兴”等一类谦语以及表情、体姿等非语言符号体现出来。如果双方或一方并没有这种愿望,则无须发送名片,否则会有故意炫耀、强加于人之嫌。
二是把握时机。发送名片要掌握适宜时机,只有在确有必要时发送名片,才会令名片发挥功效。发送名片一般应选择初识之际或分别之时,不宜过早或过迟。不要在用餐、跳舞之时发送名片,也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多位陌生人发送名片。
三是讲究顺序。双方交换名片时,应当首先由位低者向位高者发送名片,再由后者回复前者。但在多人之间递交名片时,不宜以职务高低决定发送顺序,切勿跳跃式进行发送,甚至遗漏其中某些人。最佳方法是由近而远、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发送。
四是先打招呼。递上名片前,应当先向接受名片者打个招呼,令对方有所准备。既可先做一下自我介绍,也可以说声“对不起,请稍候”、“可否交换一下名片”之类的提示语。
五是表现谦恭。对于递交名片这一过程,应当表现得郑重其事。要起身站立,主动走向对方,面含微笑,上体前倾15度左右,以双手或右手持握名片,举至胸前,并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同时说声:“请多多指教”,“欢迎前来拜访”等礼节性用语。切勿以左手持握名片。递交名片的整个过程应当谦逊有礼,郑重大方。
3.接受名片
接受他人名片时,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态度谦和。接受他人名片时,不论有多忙,都要暂停手中一切事情,并起身站立相迎,面含微笑,双手接过名片。至少也要用右手,而不得使用左手。
二是认真阅读。接过名片后,先向对方致谢,然后至少要用一分钟时间将其从头至尾默读一遍,遇有显示对方荣耀的职务、头衔不妨轻读出声,以示尊重和敬佩。若对方名片上的内容有所不明,可当场请教对方。
三是精心存放。接到他人名片后,切勿将其随意乱丢乱放、乱揉乱折,而应将其谨慎地置于名片夹、公文包、办公桌或上衣口袋之内,且应与本人名片区别放置。
四是有来有往。接受了他人的名片后,一般应当即刻回给对方一枚自己的名片。没有名片,名片用完了或者忘了带名片时,应向对方做出合理解释并致以歉意,切莫毫无反应。
4.索要名片
依照惯例,最好不要直接开口向他人索要名片。但若想主动结识对方或者有其他原因有必要索取对方名片时,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办法;
一是互换法。即以名片换名片。在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后,对方按常理会回给自己一枚他的名片。如果担心对方不回送,可在递上名片时明言此意:“能否有幸与您交换一下名片?”
二是暗示法。即用含蓄的语言暗示对方。例如,向尊长索要名片时可说:“请问今后如何向您请教?”向平辈或晚辈表达此意时可说:“请问今后怎样与您联络?”
面对他人的索取,不应直接加以拒绝。如确有必要这么做,则需注意分寸。最好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名片刚用完,或说自己忘了带名片。但若自己手里正拿着名片或刚与他人交换过名片,显然不说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