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得体的用语对于树立一个人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开口就是污言秽语,必然会给人一种没有修养的印象。而敬语和谦语的适当运用,则让人觉得你彬彬有礼,很有教养。它可以使互不相识的人乐于相交,熟人更加增进友谊;请求别人时,可以使人乐于提供帮助和方便;发生矛盾时,可以相互谅解,避免冲突;洽谈业务时,使人乐于合作;在批评别人时,可以使对方诚恳接受。
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做到礼貌说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使用不同情境和场合中的礼貌用语
1.敬语
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比如,称呼长辈或上级可以用大叔、大娘、叔叔、伯伯、老首长、老领导等。称呼平辈可以用兄、姐、先生、小姐等。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对老人)、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与人见面可以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
感谢别人可以说:“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等。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可以说:“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等。
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可以说:“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等。
和人告别可以说:“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等。
在日常生活中,敬语还有一些习惯用语:
如请人赴约说“赏光”,问人住址说“府上”,仰慕已久说“久仰”,看望别人说“拜访”,等待客人说“恭候”,迎接客人说“欢迎”,没能迎接说“失迎”,初次见面说“幸会”,长期未见说“久违”,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客人说“奉陪”,中途先走说“失赔”,请人勿送时说“留步”。
求人方便时说“借光”,求人办事说“拜托”,求人指点说“赐教”,向人询问说“请问”,求人帮忙说“劳驾”,请人解答说“请教”,请人接受说“笑纳”,请人批评说“指教”。
向人祝贺说“恭喜”,慰问他人说“辛苦”,祝人健康说“保重”,身体不适说“欠安”,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需要考虑说“斟酌”。
敬语中,“请”字功能很强,能量较大,是语言礼仪中最常用的敬语,如“请”、“请坐”、“请进”、“请喝茶”、“请就位”、“请慢用”等。“请”字带来了人际关系的顺利进展,交往的顺利进行。
一般在下列场合中可以使用敬语: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谦语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
例如,谦称自己用在下、鄙人、晚生等。谦称家人可以用家父、家母、家兄、家嫂、舍妹、小儿、小侄、小婿等。
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二)使用礼貌用语的注意事项
在交际中,人们使用礼貌用语通常要做到“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1.四有:
第一是有分寸。这是语言得体、有礼貌的首要问题。要做到语言有分寸,必须配合以非语言要素,要在背景知识方面知己知彼,要明确交际的目的,要选择好交际的体式,同时,要注意如何用言辞行动去恰当表现。
第二是有礼节。语言的礼节就是寒暄。有五个最常见的礼节语言的惯用形式,它表达了人们交际中的问候、告别、致谢、致歉、回敬这五种礼貌。问候是“您好”,告别是“再见”,致谢是“谢谢”,致歉是“对不起”。回敬是对致谢、致歉的回答,如“没关系”、“不要紧”、“不碍事”之类。
第三是有教养。尊重和谅解别人,是有教养的人的重要表现。在别人有了缺点时委婉而善意地指出。谅解别人就是在别人不讲礼貌时要视情况加以处理。
第四是有学识。富有学识的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敬重,而无知无识、不学无术的浅薄的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鄙视。
2.四避:
第一是避隐私。隐私就是不可公开或不必公开的某些情况,有些是缺陷,有些是秘密。在言语交际中避谈避问隐私,是有礼貌的重要方面。
第二是避浅薄。浅薄,是指不懂装懂,讲外行话,或者言不及义。言辞单调,词汇贫乏,语句不通。我们总有不如他人之处,总有不懂某种知识之处,要谦虚谨慎,不可妄发议论。
第三是避粗鄙。粗鄙指言语粗野,甚至污秽,满口粗话、脏话。言语粗鄙是最无礼貌的语言。
第四是避忌讳。忌讳,是被视为禁忌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社会通用的避讳语也是一种重要的礼貌语言,它往往顾念对方的感情,避免触忌犯讳。
下面是一些重要避讳语的类型:
首先是对表示恐惧事物的词的避讳。比如关于“死”的避讳语相当多,就是与“死”有关的事物也要避讳,如“棺材”要说“寿材”、“长生板”等。
其次是对谈话对方及有关人员生理缺陷的避讳。比如现在对各种有严重生理缺陷者通称为“残疾人”,是比较文雅的避讳语。
最后是对道德、习俗不可公开的事物行为的词的避讳。比如把到厕所里去大小便叫“去洗手间”。
使用礼貌用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只要大家注意多使用礼貌用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