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际场合,礼仪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言谈举止上。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懂礼仪,只要他(她)一开口说话,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立刻就可以判断出来。因此,在对自己的礼仪训练中,对言谈举止的把握一定要慎之又慎。
谈话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主要手段。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人都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把谈话作为考察人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社交活动中,谈话中说的一方和听的一方都理应好自为之。
(一)尊重他人
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者的态度和语气极为重要。尊重别人,就是在谈话时,态度要亲切、热情、真诚,目视对方。重要的是,要让对方充分发表观点,并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贸然打断或反驳别人的讲话,甚至讽刺、嘲笑对方的谈话,而应该使用商榷的口吻。
有人为显示自己的伶牙俐齿,总是喜欢用夸张的语气来谈话,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有人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顾他人的喜怒哀乐,一天到晚谈的只有自己。因为不懂得尊重别人,这些人给别人留下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
(二)谈吐文明
谈话中一些细小的地方,也应当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谈话中使用外语和方言,需要顾及谈话的对象以及在场的其他人。假如有人听不懂,那就最好别用。不然就会使他人感到你是在故意卖弄学问或有意不让他听懂。
与许多人一起谈话,不要突然对其中的某一个人窃窃私语,凑到其耳边小声说话更不允许。如果确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脸上的饭粒或松开的裤扣,那就应该请他到一边去谈。当谈话者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谈上几句话。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冷落了某个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们谈话要礼貌而谨慎,不要在许多人交谈时,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见如故,谈个不休。
(三)温文尔雅
有人谈话得理不让人,天生喜欢抬杠;有人则专好“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什么是不敢谈、不敢问的。这样做都是失礼的。在谈话时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高声辩论,纠缠不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占了上风,也是得不偿失的。
(四)话题适宜
恰当选择话题是交谈成功与否的前提。话题要贴近大家的生活、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以及共同关注的热点等。尽量不涉及不愉快的、个人隐私的、保密的、甚至异性的话题。不论生人熟人,如一起相聚,都要尽可能谈上几句话。遇到有人想同自己谈话,可主动与之交谈。如谈话中一度冷场,应设法使谈话继续下去。在谈话过程中因故急需退场,应向在场者说明原因,并致歉意,不要一走了之。
(五)善于聆听
爱说话可说是人的一种天性,而善于聆听则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只有善于聆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听别人谈话要全神贯注,不可东张西望,或显出不耐烦的表情。应当表现出对他人谈话内容的兴趣,而不必介意其他无关大局的地方,例如对方浓重的乡音或读错的某个字。
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别人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假如打算对别人的谈话加以补充或发表意见,也要等别人讲完。有人在别人刚刚一张嘴的时候,就喜欢抢白和挑剔对方。人家说明天可能下雨,他偏说那也未必;人家谈起《满城尽带黄金甲》确实是部出色的影片,他却说这部影片糟糕透了等,这些都是太浅薄的表现。
在聆听中积极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一下对方谈话的要点,都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适当地赞美也是需要的。
参加他人正在进行的谈话,应征得同意,不要悄悄地凑上前去旁听。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也应先在旁边等候,当他谈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场之人欢迎自己参加谈话,则不必推辞。在谈话中不应当做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与自吹自擂都同样是走极端,同样会令众人扫兴。
(六)以礼待人
谈话不必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轰动效应,以礼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谈话中,如果对待上级或下级、长辈或晚辈、女士或男士、外国人或中国人,都能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尊重,才是一个最有教养的人。
(七)注意细节
谈话中的目光与体态是颇有门道的。谈话时目光应保持平视,注视的范围一般是:以两眼为上线,以下颌为下点所形成的倒三角区间。注视这一区间容易产生平等的感觉,让对方感到轻松自然,从而创造良好的氛围。仰视显得谦卑,俯视显得傲慢,均应当避免。谈话中应用眼睛轻松柔和地注视对方的眼睛,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别人不放。
以适当的动作加重谈话的语气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别人的举动不应当出现,例如揉眼睛,伸懒腰,挖耳朵,摆弄手指,活动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双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纽扣,抱着膝盖摇晃等等。这些举动都会使人感到心不在焉,傲慢无礼。
(八)谈话时的禁忌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在日常社交谈话中是不适宜的。我们首先应当做到言之有“礼”,然后方能畅所欲言。
1.不可开过分的玩笑。开玩笑要适度,要根据谈话的场合,谈话对象的性格、情绪,玩笑内容的健康与否等。
2.不可恶语伤人。谈话双方如有误解,要冷静下来,互相交流思想,消除双方的误解或矛盾,避免恶语相向。
3.不要飞短流长。不要谈论别人的私生活,不要传播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
4.不要轻许诺言。一般不要许诺过多,一旦许诺,便要牢记,以便日后兑现。
总之,在与人谈话时,我们要做个言之有“礼”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