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的外化,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礼仪的作用概括地说,是表示人们不同地位的相互关系和调整、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手段。
大体说来,礼仪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积极的教育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一)规范人的行为
礼仪首先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规范着人们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应该做这样的事情,而不应该做那样的事情。但礼仪的这种行为规范教人做事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即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1.个人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礼仪。考察一个人对于礼仪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切实的实施情况,看他在独处时的表现,比看他在众人面前的表现更能切入问题的本质。大处和明处,人人都能看到,按照礼仪的规范去做是容易的。而小处隐处,一般人见不到,如果还能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才是真正的“慎独”了。
2.公共场合方面
与私人场合相比,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更应该受礼仪的规范。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所关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利益,它往往是多人或多方的利益,这时候,人的稍微的失礼之处常常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千万不可小看礼仪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
比如,随地吐痰、闯红灯、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这些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是礼仪所不允许的。这些都是有损于社会和他人,也有损于自身的行为。
有的人出国之后将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也带到了国外,造成非常坏的国际影响。比如,上完厕所后不用水冲洗、在餐厅划拳行令、不遵守交通规则、浪费严重,等等。这就不仅是个人形象受损的问题了,而且破坏了祖国的形象,损害了国家的尊严。
(二)积极的教育作用
礼仪对人的行为有着教育的作用,礼仪教人取义;礼仪教人向美;礼仪教人向真;教人尊重别人。
1.礼仪是教人取义的。
人是生而有欲的,也是不会满足的。而礼仪就是通过一定的外在的规定,来节制和规范人们的自然欲望。从而使人们的自然欲望沿着正常的、健康的轨道得到宣泄。
受礼仪节制和规范的行为,是健康的、正当的,也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反之,放纵自己贪欲的行为,是不健康的、不正当的,是伤害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这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表现为贪与廉的区别。
今天许多贪污腐败的官员,比如胡长清、成克杰、王怀忠等等,他们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违背了传统礼仪的道德规约。他们在贪欲面前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起码做人的礼仪,也败坏了党纪国法。
2.礼仪是教人向美的。
礼其实就是分寸,人在与人交往中,如果不讲分寸,不仅会给对方造成不快、误解,同时也会损害自身的形象。比如,礼仪中有一项是仪容、仪表和服饰礼仪,要求人们要注意自身面容的清洁和护理,服装鞋帽要干净合身。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蓬首垢面、异味熏人,这首先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社交场合中必然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合于礼的言谈举止和装束就是美的。着装得体、谈吐风雅、举止恰到好处,不是一种美好的风度和气质吗?
3.礼仪也是教人向真的。
礼仪只有在真诚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没有真诚的礼仪是虚假的,是纯粹的形式。
礼仪在教给我们怎样做的时候,实际上也在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这样做。比如,我们在过春节时给家里老人拜年,我们在行礼的时候就会体会到,老人们抚养儿女的艰辛和不易;同时,儿女们还会体验到一种以拜年方式回报老人养育之恩的报答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是真诚的,是做不了假的。那么,这种时候,礼仪对于我们就是在起着一种教化作用,教人体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挚、真诚、真情、真心的力量。所以,礼仪的教人向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4.教人如何尊重别人。
礼仪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还体现在它教给人如何尊重人。尊重别人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也是礼的基本要求。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敬别人、敬重别人。一个人受别人尊敬的程度往往与他尊敬别人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敬人者,则人恒敬之。
由于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地位不同,相互关系也不一样,因此,相互尊重的原则也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大体来讲,个体的人之间的关系无外乎尊卑、长幼、远近、亲疏几种。学做人,就是要学会处理尊卑、长幼、远近、亲疏这几种关系。当然这些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人的身份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每个人随时调整自己的社会身份,但调整身份一定要在礼的范围内调整。
礼仪一旦形成、完备、凝固下来,它就会成为一定的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以传统的力量,不断地从老一辈传给新一辈,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世代相继,世代相传,从而让礼的教化作用在这种绵绵不绝中发挥出来。这是礼的教育作用的最高层次。
(三)促进社会和谐
礼仪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在古人看来,礼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撑。礼不行则上下昏,从反面强调了国不可无礼。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实行礼,就会造成国家秩序的混乱,从而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那么,礼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促进家庭的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和平,来自每一个家庭的和睦融洽。我们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睦,是国家兴旺繁荣的前提。而礼在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历来是一个讲礼的国家,人只有先在家庭中实现立身,才能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这是一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必要步骤。而在家庭中立身就要靠礼。在现代社会,父母对于子女除了养育之外,还要注意对于他们人格的尊重,即在家庭中要力求平等地对待子女,养成家庭民主作风。这也是一种礼。礼即理,父母对子女有礼,才能时时事事有理,惟其如此,子女才会对父母心悦诚服,才会与父母真心地交朋友。
另外,家庭之中平辈之间的交往,比如夫妻、兄弟姊妹、妯娌等,也应遵循礼的要求。总体来讲就是平等与相互尊重。父母子女之间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可以不讲礼,而平辈之间则往往不能忽视。因此,礼的运用与实施要更注重策略性。
总之,礼在家庭中的作用好比粘合剂,它使一个家庭紧密地粘合在一起,构成社会的健康饱满的细胞。
2.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礼仪在人际关系中还起着调整、调节的作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时候。这些不和谐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往往会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不可调和。其实,多数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因为不了解、不熟悉、缺乏沟通所造成。而礼仪的作用恰恰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比如联谊、联欢、宴请、拜访等等,甚至赔礼道歉,都可以达到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取得谅解和宽容,最终建立起新的、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做到彬彬有礼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小环境,当这个由礼所造成的和谐的小环境成为一个群体中的常态的时候,这个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和谐的。
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以礼待人,有时侯礼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当今时代,是个全面开放的社会,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协调作用也就显得更加必要,更加活跃,更加不可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