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往中,只有尊重和信任他人,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或对人疑心重重无法与人相处。而这些无疑又是失礼的表征。良好的交往心态要求人们:不为别人的赞扬而过分欢喜,也不为别人的贬低而焦躁不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学会聆听别人的心语,而善于倾听也是一种高雅的素养,由于表现了必要的尊重,人们也会把你视作可以信赖的知己。高质量的聆听要耳到、眼到、心到并辅以其他表情,具体的技巧有如下几种:
(1)保持与说话者的目光接触,不要东张西望;
(2)倾听的范围应该缩小,最好是单独听对方谈,身子稍稍前倾;
(3)倾听时面部保持自然的微笑,表情随对方谈话内容作变化,恰如其分地频频点头;
(4)不要在中途打断对方,等他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5)适时而恰当地提出问题,配合对方的语气表明态度;
(6)不离开对方所讲的话题,可通过巧妙的应答把对方的内容引向所需的方向和层次。
同时,即使人长得不漂亮,如果很会说话,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谈话是一门艺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量子力学中最有名的定律是测不准定律,这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测不准”可以使原本尴尬的问题“软着陆”。理智可以使得谈话富有条理,而且丝毫不违背礼仪的要求。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在日复一日的谈话中度过,除非是哑巴;否则长时间不说话的人非常少。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话说好,这对人的EQ指数提出了要求。生活中的事实是:即使人长得不漂亮,如果很会说话,也会受到人家的欢迎。会说话并不是滔滔不绝或过于坦率。情商较高的人会把话说得干脆利落,令人回味无穷。因此,谈话是一门艺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有人问一位明星,你读过《羊的门》吗?她很模糊地回答说:“最近没读。”实际上她根本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是,言语间遮掩了很多。还有个人问她:“你读过《奥赛罗》吗?”她说:“我没读过英文版的。”不仅遮掩了尴尬,还令人大生敬意,因为感觉她的文学造诣很高。
理智可以使得谈话富有条理,而且丝毫不违背礼仪的要求。理智可以令人避免谈话角度的偏颇,否则,即使能躲过一头大象,却躲不过一只苍蝇。在矛盾面前,失去了冷静的头脑,缺乏理智的态度,一定会使原本很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变成了极难办的大麻烦,从而陷入毫无准备的困境。艾森豪威尔的母亲曾告诫他:“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这句话很有说服力,类似的名言还有很多,比如说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与人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就在这时,他的妻子突然闯进来大吵大闹、并把一盆水泼在他的头上,把他淋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为这个场面惊呆了,谁知,苏格拉底风趣幽默地说:“我早已料到,雷声过后,必定是场倾盆大雨。”尴尬的场面以喜剧方式收场,并导入新的活跃场面,完全得益于机智的语言。“谈笑间,樯橹灰随烟灭”,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