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穿戴应与时代大体同步,与时代的节奏合拍,不要过分落伍。如果现在我们还像五六十年代那样,不论男女都穿着颜色式样整齐划一的服装,当然不免显得“古板”。而正是丰富多彩的服饰,把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装点得更加绚丽美好。
但是,不要迷信流行杂志或电影广告上的宣传画。它们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往往采取比较夸张的手法,而并不适合我们实际的生活方式。过分追求“新潮”与“时髦”,会加大白己同周围人和社会的距离,令人为之侧目。而且,每个人的体态与条件也不一样。 不顾自己的体态与条件,一味追求“新潮”与“时髦”,有时会变成“东施效颦”,效果适得其反。
美容化妆的任务在于尽最大可能地显示自己的优点,淡化或掩盖自己的短处,以便使自身本来具有的“自然美”得以表现和发挥出来。有人说,最成功的化妆是使人感到你的美是本身具有的,而不是靠化妆化出来的。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美容化妆要适度,我们在这里指的“适度”,主要是指化妆时既不要过于潦草随便,也不要过于艳装浓抹,而应当恰到好处。 为了做到恰到好处,下面这几点,应当加以注意:
首先,在观念上应当明确,我们这里指的化妆是为了在社交场合进行人际接触而进行的。假如你是在自己家里,怎么穿戴都可以,谁也管不了。 但是,如果你是在办公室或社交场合,就应当有所讲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是戏剧舞台上的演员。 演员为了进入特定的角色,往往需要艳装浓抹。这同日常的社交接触,显然是两码事。 因此,每个人的化妆,应当适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场合。 这样的化妆也许是最明智的。
其次,每个人的体态长相都不一样。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讲究化妆的艺术。 诗人苏东坡曾形容古代美人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西施。对普通人来说,有的人化妆也许适合浓一点;而有的人则淡妆简洁更显出美的素质。因此,这个适度的“度”,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
第三,适度的“度”还应随着早晚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一般说来,白天的化妆宜于简洁大方,不要过于鲜艳夺目。
一个职业妇女的日常化妆品不外下列东西:1)润肤霜;2)与皮肤色调相似的粉底;3)香粉;4)腮红;5)浅淡的眼线膏;6)口红(勿用紫色或黑色的色调)。而在晚上,如果去参加正式的晚宴或其他社交活动,则不妨穿着讲究些,化妆艳丽些,打扮得更加潇洒漂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