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11万千米的内河航道,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 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1460多个商港,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宁 波、青岛、广州、深圳等八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 大港已占世界亿吨大港的半壁江山,其中上海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港。经济全球 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在国与国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技术、资 金、人力资本、管理思想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或传播,也因此有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 优势”。我国的港口物流发展一度远远落后于世界上其他航海国家(如荷兰、西班牙、葡 萄牙等国)的港口物流水平。港口物流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理念的引进使 得我国的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根据物流业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国际化要 求,依托我国港口的天然优势,各地纷纷建设起了一批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 的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上海港提出“大通关”工程,加快外高桥物流基地的建设,改 善港口软硬件服务环境,积极幵发货物分类、包装、加工、配送等新的服务领域,使港 区的辐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得到新的提升。浙江省将“围绕发展港口物流,全面 推进三大建设”定位为2010年浙江交通转型发展重点之一,并要求全省交通运输(港 航)部门争取将海洋经济发展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发展港口物流为龙头,建设港 航强省,认真落实部、省共同促进浙江交通物流发展协议,打造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港, 全面推进大港口建设。深圳港吸引外资建设码头基础设施,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 和技术手段,开发港口物流园区。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等也都加大了对现代物流港 口的建设力度,正积极向现代化物流型港口转型。目前,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 地的物流园区和各类货运枢纽、场站建设稳步推进,港口物流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进一步 增强,成为各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主要物流企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物流园区的运营 初见成效。随着物流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快速升级,港口货物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 化水平和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我国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重点任务。现代港口已不再是传统 意义上的水陆交通枢纽,它已经成为支持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大流通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全世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中心环节。现代物流逐步成 为现代港口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港口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我国对外 开放的港口已有140多个,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海运协定,有3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境外 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幵辟集装箱班轮航线。按2010—2020年中长期港口发展规划, 对长三角、环渤海、华南和东南沿海、西南沿海四大区域经济的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加 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个枢纽港的建设,提高码头泊位大型化和专业化水平,增深长江 口等出港航道水深,促使港口成为国际物流的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