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下述原则:

1.确定标准化的基点

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的面又很宽泛,构成物流这个大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在过去也并非完全没有搞标准化,但是往往只形成局部标准化或与物流某一局部有关的横向系统的标准化。从物流系统来看,这些局部的标准化之间缺乏配合性,不能形成纵向的标准化体系。要形成整个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在这个局部中寻找一个共同的关键的基点,这个基点能贯穿物流全过程,形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核心,这个基点的标准化成了衡量物流全系统的基准和各个局部的标准化的准绳。

为了确定这个基点,人们将进人物流领域的产品(货物)分成了三类,即零杂货物、散装货物与集装货物。这三类的标准化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零杂货物及散装货物在物流的结节点上,例如在换载、装卸时,都必然发生组合数量及包装形式的变化,因此,要想在这些结点上实现操作及处理的标准化,那是相当困难的。

集装货物在物流过程的始终都是以一个集装体为基本单位,其包装形态在装卸、输送及保管的各个阶段基本上都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集装货物在结点上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处理。至于零杂货物的未来,一部分可向集装靠拢,向标准包装尺寸靠拢;另一部分还会保持其多样化的形态而难以实现标准化

所以,不论是国际物流还是国内物流,都可以肯定地讲:集装系统是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的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2.体系的配合性

配合性是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必须体现的要求,是衡量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成败的重要标志。配合性不好,直接影响到物流效率、经济效果。具体来讲,以集装系统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这个基点的作用之一,就是以此为准来解决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性。就物流系统而言,下述范围的配合性是很重要的:

(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也是物流活动的初始环节)——包装的配合性。包装尺寸和集装尺寸的关系应当是:集装是包装尺寸的倍数系列,而包装是集装尺寸的分割系列。

(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吊索、跳板等)的配合性。

(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净高度、门高、门宽、通路宽度等)的配合性。

(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性。

(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在以集装为基本物流单位的物流系统中,经常有许多基本集装单位进一步组合成大集装单位或输送保管单位的情况。例如,将集装托盘货载放入大型集装箱或国际集装箱,就组成了以大型集装箱或国际集装箱为整体的更大的集装单位;将集装托盘货载或小型集装箱放入卡车车厢、货车车厢,就组成了一个大的运输单位等。如果形成了倍数系列的尺寸关系,就能提高装运的密度和形成坚实的货垛。

(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随着整个经济活动越来越以消费者(再生产者)的需要为转移,消费者的地位越来越强固,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等经济管理活动都确立了“用户第一”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在物流活动中的反映,就是末端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末端物流是送达给消费者的物流,因此是以消费者的旨趣为转移的。一般说来,占消费者中大多数的零星消费者的要求,是逆规格化方向而行的,消费者追求多样化,这就使多样化的末端物流与简单化的主体物流(集装系统)的配合性出现困难。集装物流转变为末端物流,要对简单化的集装进行多样化的分割,以解决集装的简单化与末端物流多样化要求的矛盾。衔接消费者的“分割系列”与衔接生产者的“倍数系列”有时是有矛盾的,标准化要解决的就是要选择最优。

(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从国际经济交往来讲,由于我国是“后发性”国家,以国际标准为主体和国际标准接轨是我们集装标准化应该做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和国际海运集装箱接轨。这个接轨可以使国际海运集装箱通过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直达内地,从而充分发挥集装箱联运“门到门”的优势。

3.传统、习惯与经济性的统一

物流活动是和产品生产系统,车辆、设备制造系统,消费使用系统等密切联系的。早在物流的系统思想建立之前,这些与物流密切联系的系统就已经建立起各自的标准体系,或者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单考虑本系统的要求是不行的,还必须适应这些既成事实,或者改变这些既成事实。这就势必与早已实现标准化的各个系统、与长期形成的习惯及社会的认识产生矛盾,这些矛盾涉及人的看法、习惯,也涉及宏观及微观的经济效果。

由此可见,单从技术角度来研究个别标准的配合性虽然是必要的,但最后不一定以研究的结论作为定论。因为上述问题涉及物流系统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问题。如上所述,由于物流系统标准化往往牵动其他系统,所以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是十分复杂而困难的事情。目前,物流系统标准化工作进展较快的日本等国,也正在研究经济效果的计算,但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

4.与环境、社会的适应性

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在近些年来表现出尖锐化和异常突出的倾向,主要原因是物流量加大,物流速度的增加,物流设施及工具大型化之后,使环境受到影响。对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噪声对人精神、情绪、健康的影响,废气对空气、水的污染,运输车辆对人身的伤害等。这些影响与物流标准化有关,尤其是在推行标准化过程中,只重视设施、设备、工具、车辆技术标准等内在标准的研究,而忽视物流对环境及社会影响,强化了上述矛盾,这是有悖于物流标准化的宗旨的。,

所以,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将物流对环境的影响放在标准化重要位置上,除了有反映设备能力、效率、性质的技术标准外,还要对安全标准、噪声标准、排放标准、车速标准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否则,再高的标准化水平因不被社会接受,甚至受到居民及社会的抵制也很难发挥作用。

5.贯彻安全与保险的原则

物流安全问题也是近些年来非常突出的问题,一个安全事故往往会令一个公司损失殆尽,几十万吨的超级油船、货轮遭受灭顶损失的事例也并不乏见。当然,除了经济方面的损失外,人身伤害也是物流中经常出现的,如交通事故的伤害,物品对人的碰撞伤害,危险品的爆炸、腐蚀、毒害的伤害等。所以,物流标准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物流标准中对物流安全性、可靠性的规定和为安全性、可靠性统一技术标准、工作标准。

物流保险的规定也是与安全性、可靠性标准有关的标准化内容。在物流中,尤其在国际物流中,都有世界公认的保险险别与保险条款,虽然许多规定并不是以标准化形式出现的,而是以立法形式出现的,但是,其共同约定、共同遵循的性质是通用的,是具有标准化内含的,其中不少手续、申报、文件等都有具体的标准化规定,保险费用等的计算也受标准规定的约束,因而物流保险的相关标准化工作,也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内容。



吉林省物流线路查询


上海到松原物流

上海到延吉物流上海到大安物流上海到梅河口物流上海到双辽物流
上海到公主岭物流上海到集安物流上海到图们物流上海到九台物流

上海到洮南物流

上海到临江物流上海到德惠物流上海到珲春物流上海到榆树物流上海到长春物流
上海到白山物流上海到敦化物流上海到龙井物流上海到吉林物流上海到和龙物流
上海到辽源物流上海到白城物流







相关文章

大件运输客户投诉处理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大件运输中客户投诉的处理策略,涵盖投诉的类型、处理流程、沟通技巧以及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信誉。

430查看详细

大件运输的供应链管理

本文深入探讨大件运输的供应链管理策略,涵盖规划、执行、监控和改进等各个环节,并提供实际案例分析。

220查看详细

大件运输中,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本文深入探讨大件运输中客户的期望和需求,涵盖安全、时效、成本、服务等多个方面,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70查看详细

大件运输的标准化程度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大件运输的标准化程度,分析其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3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