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输外包与自营决策考虑要点
企业在进行运输管理或运输组织规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运输业务的外包或自营决策。运输外包就是将企业的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做,企业可以关注自己的核心能力,发挥竞争优势。
运输外包主要的优势有:①获得业务能力。通过外包可以利用专业的物流运作能力,获得本身不具备的运输运作能力,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②降低成本。如果企业自己运输运营能力较低,可能相关的运营成本也会偏高。运用第三方物流进行运输,可以通过其整合物流需求的能力,提高运输规模,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效果。同时,外包还可以避免投资风险,使企业的资金运作更为有效。③获得优质服务。由于第三方物流在信息网络和配送节点上具有优势资源,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得到优质服务。
但是,运输外包也存在着风险,最主要的风险是运营控制力的下降。运输业务的外包,也意味着企业不能直接进行运输运作控制,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另外,可能还存在企业运营机密泄露的风险。
运输自营的优点在于运营控制力的提高,避免企业运营机密泄露,盘活企业原有资产。同时也存在着运输成本上升、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缺陷。
总之,运输外包或自营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具体情况来选择。一般认为运输自营与外包的决策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外包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明显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它是企业发展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运输外包或自营是企业物流的重要组成,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必须分析企业物流业务是否属于企业的核心且具有竞争力的业务,分析其物流能力水平。判断物流业务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依据有:是否高度影响企业业务流程、是否具备相对先进的业务优势、在短期内能否不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如果物流业务能够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要慎重考虑是否外包以及采取何种外包模式。
2. 外包能否提高竞争力
业务外包主要的优势就是便于集中有限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如果企业没有对物流 要求较高或者需要个性化的物流服务,此时物流外包就可能会降低其客户服务水平,从而可能降低其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细致考察外包及其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关系,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3. 外包能否提高运输效益
运输效益是指运输产出与运输投入的权衡。运输产出可以看做是物流绩效,而运输投入可以看做是运输费用。物流外包以后,运输绩效由运输承担服务商提供,而运输费用由企业投入。企业都希望以较低的费用来实现较高的绩效。因此必须考虑运输外包以后能否提高企业的绩效,否则就不需要考虑外包。
4•企业能否控制外包风险
在企业外包决策中,企业还必须分析能否控制和应对外包后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如:供应链的控制权丧失、货物失去控制、物流公司无法有效地开展合作等。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决定运输决策。
(二)运输外包与自营的定量分析
1. 定量分析模型
运输外包与自营的规划分析,可以使用量本利分析模型,也称量本利分析技术、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量本利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生产成本、销售利润和产品数量这三者的关系,掌握盈亏变化的规律,指导企业选择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多产品并可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经营方案。
2. 量本利分析实例
不论是以单程还是以往返计算,如果货流量足以使运送次数保持在3趟或3 趟以上,自营将比外包更经济。由于自营车辆每辆每月的最大往返次数为5趟,所以只有在货流量在6〜7趟时,对于自营车辆无力运送的部分才可能采取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