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库存水平和库存周转速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成本的高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库存水平过高,不仅会占用大量资金,增加商品保管费用支出,而且还会加大市场风险;相反,库存量过少,会影响到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失去市场机会。因此,在物流管理中,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和控制库存,在满足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需要的情况下,将库存数量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上,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库存的概念


所谓库存(Inventory)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主要是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料。传统意义上的库存是指放在仓库中的物品,是像蓄水池中的水一样暂时派不上用场的备用品。但如果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库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的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库存。


库存是一种闲置资源,不仅不会在生产经营中创造价值,反而还会掩盖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内外矛盾,麻痹各级管理人员思想。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库存又是不可避免的,有时还是十分必要的。库存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库存管理不当会造成大量资金的沉淀,影响到资金的正常周转,同时还会因库存过多增加市场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消除不必要的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


二、库存的类型


(一)按库存的作用分类

(1) 周转库存。是指为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要而保有的库存。周转库存的大小与采购批量直接有关。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或生产成本,需要批量采购、批量运输和批量生产, 这样便形成了周期性的周转库存,这种库存随着每天的消耗而减少,当降低到一定水平时需要补充库存。

(2) 安全库存。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如供货时间延迟、库存消耗速度突然加快等)而设置的库存。安全库存的大小与库存安全系数或者说与库存服务水平有关。从经济性的角度看,安全系数应确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例如国家为了预防灾荒、战争等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而进行的粮食储备、钢材储备、麻袋储备等,就是一种安全库存。

(3) 调节库存。是指用于调节需求与供应的不均衡、生产速度与供应的不均衡以及各个生产阶段产出的不均衡而设置的库存。

(4) 在途库存。是指处于运输以及停放在相邻两个工作地之间或相邻两个组织之间的库存,在途库存的大小取决于运输时间以及该期间内平均需求。


(二) 按生产过程分类

(1) 原材料库存。是指企业通过采购和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物品,以及供生产耗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燃料以及外购半成品等,是用于支持企业内制造或装配过程的库存。

(2) 在制品库存。是指已经经过一定生产过程,但尚未全部完工,在销售以前还要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和正在加工的产品。

(3) 产成品库存。就是已经制造完成并等待装运,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的库存。


(三) 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分类

(1) 独立需求库存。指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表现出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消耗品、维修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的库存属于独立需求库存。

(2) 相关需求库存。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是一种确定型需求。

对相关需求库存的管理实际上是对完成品生产的物料需求,与完成品的需求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对于独立需求库存,由于其需求时间和数量都不是由企业本身所能控制的,所以不能像相关需求那样来处理,只能采用“补充库存”的控制机制,将不确定的外部需求问题转化为对内部库存水平的动态监视与补充的问题。


三、库存的作用


在企业内持有库存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作用。

(1) 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一个组织要想实现采购、运输和制造等物流过程的规模经济,拥有一个适当的库存是必要的。大批量的订货能够使企业在众多方面获得优势: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运输费用,降低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减少因缺货而形成的订单损失和信誉下降等。

(2) 保持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制订生产经营计划,提出物料申请单,供应商发运货物,运输、检验、进行生产,把物资运到消费者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备有存货,就能满足在购买期间的物料供应。同时,某些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使供应和需求不同步,如果没有一定的库存,企业就无法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进行。例如,电风扇的购买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生产却分散在一年中;棉花、粮食的收获期集中在一年的某个时期,但消费却分散在一年当中。企业内部的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和消费也存在这种现象。有了库存,就可以降低生产活动的波动性,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应对不确定性的、随机的需求变动。由于市场需求情况的瞬息万变以及订货周期的不确定性,常常使库存不足,从而导致缺货损失,这时库存就显得十分重要。存贮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不仅能够保持正常生产的连续性,而且常常会在未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或原材料的短缺时通过价格投机,获取利润。例如当黄金在涨价征兆时,有些珠宝制造商就会提前 购买和存储黄金,从而在一定时期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4) 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在生产作业之间储存的制品,使原本顺序相关的工序相互独立,从而达到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此外,通过设置产成品库存,企业可以按大于当时的市场需求的经济批量进行制造和配送,不同时间制造的产品可以按一个门类进行出售。这种所谓“分离”的功能带来的是制造成本的降低和作业效率的提高。

(5)实现区域专业化生产。考虑产品生产对原材料、能源、水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为节约制造成本,有些产品需要在靠近原材料或能源的地方生产,有些需要在劳动力丰富的地方生产等。这样,作为一个组装产品,它的不同部件可能会分散在不同地区生产,然后通过内部的存货转移,将各种零部件集中到最终的装配中去。


相关文章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进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快递配送进度,包括官方网站查询、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查询以及手机APP查询等方法,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48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状态查询方法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状态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公司官网、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以及手机APP等途径,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帮助您快速、准确地查询快递信息。

55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指南

详细解读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流程,涵盖各种情况下的修改方法及注意事项,助您轻松更改收货地址。

7440查看详细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地址?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地址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单号、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官网以及第三方物流查询平台等途径,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8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