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施布置规划的内容


从企业物流系统中来看,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规划最为复杂,也极为重要。生产物流由于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有其独特之处,在进行规划时,一定要体现和注意。首先,生产物流是按照加工的工艺过程在流动,其路线是由加工的工艺流程决定的,不能任意变动;其次,零件的生产是连续地、有节奏地进行的,其物流系统也必须是连续地、有节奏地进行,否则,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物流系统的混乱必然造成生产混乱;最后,物流搬运装卸过程要求安全可靠,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搬运、储存,否则将造成零件精度损坏,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搬运设备和容器。


从企业生产作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规划必须按照生产特点进行。企业内部物流系统规划主要就是各种设施相互位置布置和具体区域内的设备、各种作业区域的布置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 厂区设施布置规划,根据厂外交通运输情况,厂区的地形面积、产品种类及工艺过程,合理布置各车间、各仓库以及非生产设施之间的位置,使物流合理,便于生产,降低运输费用。

(2) 工位配置,在车间内合理布置各工位的位置,使工件搬运的工作量最小。

(3) 库存空间确定,集中仓库的大小,车间内暂存区的大小和位置都是这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4) 搬运设备的选择,搬运设备和器具应适应被搬运物料的性质、重量、形状、尺寸及物流量。既要使设备的投资少,又要使其保养使用费用小。


(二)设施布置分析与规划的步骤


物流系统的设施规划,可能有两种情况:①对现有的物流系统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 ②进行新的区域物流设施的布置设计。对现有物流系统进行分析优化时,要针对物流系统的环境、输入输出情况、物料性质、流动路线、系统状态、搬运设备与器具、库存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求得最佳设计方案。


1. 外部输入输出分析

外部是指对已确定系统边界的物流系统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研究这些外部环境与物流系统的相互交换物料、信息的情况,包括输入输出系统的方式(运输车辆、装载容器、路线 入口等)、频率及输入输出的条件。


2•输入因素(P、Q、R、S、T)

布置设施要考虑众多因素,影响布置设计的基本要素我们可归结为P(产品或服务)、 Q(产量或数量)、R(工艺过程、生产路线及物料路线)、S(服务部门)和T(时间)。

(1) p (产品或材料服务),指系统中涉及原材料、加工的零件、成品或提供服务的项目,这些资料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提供,包括项目、种类、型号、零件号、材料等。p影响着设施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设备的类型、物料的搬运方式等。

(2) Q (数量),指所生产、供应或使用的商品量或服务的工作量。其资料由生产统计和产品设计提供,用件数、重量、体积或销售的价值表示。数量这一要素影响着设施规模、设备数量、运输量、建筑面积等因素。

(3) R (路线),指工艺过程设计的成果,可用设备表、工艺路线卡、工艺过程图等表示。它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

(4) S (辅助服务),指公用、辅助、服务部门,包括工具、维修、动力、收货、发运、铁路专用线等,由有关专业设计人员提供。这些部门是企业生产运营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5) T (时间),指在什么时候、用多长时间生产出产品,包括各工序的操作时间、更换批量的次数。在工艺过程设计中,根据时间因素可以求出设备的数量、需要的面积和人员,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


3. 当量物流量计算及物料分类

物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两物流点间的物料数量。在一个给定的物流系统中,物料从几何形状到物化状态都有很大差别,其可运性或搬运的难易程度相差很大,简单地用重量作为物流量计算单位并不合理,因此,在系统分析、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指出一个标准,把系统中所有的物料通过修正、折算为一个统一量,即当量物流量,才能进行比较。

当量物流量是指物流运动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按规定标准修正、折算的搬运和运输量。这种修正与折算充分考虑了物料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搬运和运输能量等因素。当量物流量的计算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根据企业自己的情况和实际经验确定。

在核定当量物流量后,我们要对物料进行分类,即根据物料的当量物流量的大小将系统分析所涉及的各种物料进行A、B、C类划分。A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5%〜10%,而物流量 占70%以上;B类物料占总品种数的20%左右,物流量占20%左右;C类物料占总品种数 的70%以上,而物流量占5%〜10%左右。在设施布置规划与分析中,物料管理为A、B类 物料,必要时,可忽略C类物料。


4. 物流流程分析

(1) 平面图。我们用特定的符号在平面图上标明各种设施、设备、储存地、固定运输设备,就能清楚地看出物料运动的轨迹。

〇表示操作,既可是操作过程,也可以是机床、机组、加工区、车间、部门等;

▽表示储存,指储存地、仓库、工位储存地等;

〇表示搬运或运输;

□表示检验,包括加工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2) 流程图。我们可以在平面图的基础上,运用编码方法表现物流路径及其物流量,物流路径也可称为物流流程路线。将系统所有物流流程用表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流程表。

(3) 物流图。将各条物流的物流量大小和经过的物流点绘制在编码后的平面图上,即为物流图,它可以形象地表达系统物流情况,清楚地看出哪条物流合理,哪条不合理,有利于分析与设计。

(4) 相关图,又称相关分析图。它将系统中的所有部门绘制在一张表达相互关系的图上,以便于分析与设计时用。相关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两部门间的密切关系,称为密切度,一般可分为多级。当分为5个等级时,密切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 (显著重要)、E (特别重要)、I (重要)、〇 (一般)、U (无关)。密切度等级只是一个相 对概念,无绝对标准。


5. 物流系统状态分析

可使用流量矩阵、距离矩阵、图及搬运设备与容器统计表对物流系统的现有流量进行分析。所谓流量矩阵图指的是物流流量关联矩阵心,為表示从i点到y’的物量,/I为系统平面图编码的数量。当i点到)点无物流量关系时,厶=0。距离矩阵D = 单位可以用米、公里等表示。有了流量矩阵和距离矩阵,可以计算系统量矩阵,也称系统搬运工作量。S ,其单位为当量吨米或当量吨公里。


6.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每方案均可计算出s =如果根据图调整系统中设施或设备的所在位置,则可得到新的距离矩阵。假设工艺路线未发生变化,则/无变化。有时需要改变工艺方法,则F也会变化。如果在条件与环境允许时,进行了n欠调整,就可得到Z个系统搬运工作量值。其中搬运工作量最小的方案,即为最优物流系统方案。但是在选择恰当方案时,不仅要考虑物流量的大小及费用等问题,还要考虑非物流部门、工艺水平要求以及管理、人员、工作条件、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评价方法可采用前述的关联矩阵、层次分析法。


相关文章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进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快递配送进度,包括官方网站查询、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查询以及手机APP查询等方法,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48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状态查询方法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状态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公司官网、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以及手机APP等途径,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帮助您快速、准确地查询快递信息。

55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指南

详细解读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流程,涵盖各种情况下的修改方法及注意事项,助您轻松更改收货地址。

7440查看详细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地址?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地址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单号、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官网以及第三方物流查询平台等途径,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8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