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是对系统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表示或抽象。模型可以表现实际系统的各组成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反映实际系统特征,但又不同于实际系统,而且具有同类系统的共性,有助于解决被抽象的实际系统。物流系统模型化就是把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数量化。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合理化,需要在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运行过程中不断作出科学的决策。由于物流系统结构与行为过程的复杂性,只有综合运用定性、半定量与定量分析方法,才能建立恰当的物流系统模型,进而求得最佳的决策结果。因此,物流系统模型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前提。


物流系统模型化的作用如下。

(1) 物流系统中物流过程非常复杂,难以或根本无法做实验,模型化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易于操作的模型,能帮助设计者对物流过程有深刻的认识。

(2) 把需要解决的系统问题,通过系统分析,明确其内部构成、系统特性和形式,针对系统的规律和目标,用数学表达式,从整体上说明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动态情况。

(3) 模型化能把非常复杂的物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经过恰当的抽象、加工、逻辑整理,变成可以进行准确分析和处理的结构形式,从而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结论。采用模型化技术可以大大简化现实物流系统或新的物流系统的分析过程。物流系统模型化为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管理提供条件,从而可加速系统分析的有效性。


在企业物流系统分析和规划中,许多地方都需要模型化,比如生产布局和物料搬运系统流程分析、库存控制、运输路线规划、物资调运、排队服务、物流量预测等。针对物流系统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有如下几种。


(一)线性规划问题模型

线性规划问题的特征是:

(1)  每一个问题可用一组决策变量“)表示某一方案,这组决策变量的值就代表一个具体方案,一般这些变量取值是非负的;

(2) 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可以用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来表示;

(3) 有一个要求达到的目标,它可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目标函数)求表示,按问题的不同,要求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化或最小化。


物流系统中的运输问题、装卸任务分配问题都可用线性规划模型来求解。运输问题一般是将物品从m个起运站运到〃个目的地。如果即总供应量等于总需求量,则为平衡运输问题,否则称为不平衡运输问题。对于不平衡运输问题,可通过一定处理后,使之变为平衡运输问题。


(二)整数规划问题

整数规划是线性规划的特殊问题,对于某些实际问题,要求答案必须是整数,如安排工作人员的数量、选址问题、设备的台数等。

选址问题是物流系统规划的重要问题,无论是新厂房还是仓库的建设都首先要解决在哪里修建的问题,根据选址情况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地址选择问题、多地址选择问题和指派问题。

1. 单一地址选择问题

建立一个新工厂或仓库,应合理选择厂址或库址。

2. 多址选择问题

有m个工厂的产品,经仓库发售给/I个地区,拟建立若干个仓库。候选地点有s个,问题是如何从s个候选地点中选择若干个地点修建仓库,使物流费用达到极小。

3. 指派问题

在物流过程中,如何将有限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指派给多项任务或工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益的目的。指派问题是运输问题的特例,它的条件是运出的地点数和运量等于运入地点数和运量,而且一个运出点的物料只允许运到一个运入点。


(三) 动态规划问题

在管理活动中往往需要对过程进行综合决策,将过程分为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作出决策,目的是使整个过程达到最好的活动效果。但是各个阶段决策的选取不是任意确定的,它依赖于当前面临的状态,又影响以后的发展,由于前一阶段的决策会影响后面的状态,因此,这一序列的决策过程是在变化的状态中产生出来的,因此称为“动态”含义,处理这种动态决策的方法是动态规划方法。用动态规划可以解决物流系统中最短路径问题、装卸问题、库存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等。


(四) 库存控制模型

库存指的是为了将来使用而暂时处于闲置的物资。库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快速满足用户订货需求。但是库存又是闲置的物资,库存过多就意味着闲置资金过多,对物流系统的经济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库存控制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物料需求的特性,我们可以把库存控制分成独立需求库存控制和相关需求库存控制。相关需求库存控制可以通过MRP求得,而独立需求库存控制可分为确定型库存模型和随机库存模型。不管独立需求库存控制还是相关需求库存控制,都要达到以下目的:优化库存成本,平衡生产与销售计划并满足一定的交货要求,避免浪费,避免不必要的库存,避免需求损失和利润损失。因此,库存控制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确定库存检查周期、确定订货量、确定订货点(何时订货)。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总结,库存控制模型已非常丰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五) 图与网络分析模型

图与网络分析模型广泛应用于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物流系统中的最小线路网能完成所有物流点的配送并使所走的线路最短。最短路径、通信网络的合理架设、交通网络的合理分布、最大流和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分析方法得以解决。


(六) 预测模型

预测是编制各种计划的基础,物流系统中的存储、运输等各项业务活动的计划都是以预测资料为基础制定的,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可行性。同时,预测也是决策的依据,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可靠的预测。物流系统预测的内容很多,凡是影响物流系统活动的诸因素都是预测对象,例如有关物流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销售、交通等的状况都是预测的内容。

已经有很多复杂的预测技术,可归结为三大类,即定性预测技术、时间序列预测技术和因果关系预测技术。定性预测技术使用专家意见和特殊的信息来预测未来,定性预测技术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过去。时间序列预测技术通过信息的历史模式和模式的变化来推测未 来。因果关系预测技术,诸如回归方法等,使用明确而又特定的有关变量的信息,来展开主导事件与预测活动之间的关系。

物流系统可用的模型还有许多,比如决策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系统总体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问题,需要多种模型综合使用。


相关文章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进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快递配送进度,包括官方网站查询、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查询以及手机APP查询等方法,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48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状态查询方法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状态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公司官网、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以及手机APP等途径,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帮助您快速、准确地查询快递信息。

55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指南

详细解读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流程,涵盖各种情况下的修改方法及注意事项,助您轻松更改收货地址。

7440查看详细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地址?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地址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单号、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官网以及第三方物流查询平台等途径,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8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