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
系统分析过程就是根据目的步步推解的过程,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往往通过解决一系列的“为什么”而得到最终的答案。这些“为什么”归纳起来就是“5W1H”,g卩:What、Why、 When、Who、Where、How。其意义就是:
(1) 系统分析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 系统的目的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Why)
(3) 在什么时候系统能达到目的,系统的内部何时作用?(When)
(4) 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情况下系统能达到目的?(Where)
(5) 哪些部分、构成、因素发生作用,即谁来干?(Who)
(6) 如何做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
以某企业建配送中心为例,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的时候就要回答这些问题:
(1) 要干什么?要用物流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建立配送中心的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2) 为什么要建配送中心?是为了向产品目的地——销售市场输送商品的方便,还是因为目前仓库库容不足,需要外设配送中心解决部分库容问题,或者是为了企业未来的生产规模扩大所建。
(3) 何时建立?根据上述目的确定建立配送中心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使用时间等。
(4) 何处建立?如果是为了向销售市场输送商品的方便建立配送中心,那么配送中心应建在靠近市场的位置;如果是为了解决库容问题,一般配送中心应建在靠近生产中心的位置; 如果是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建,就要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整体规划来选定配送中心的位置。
(5) 由谁承建,谁来管理?选择合适的建筑承担单位很重要,因为配送中心不仅是建筑物的建设问题,还要涉及内部设施的配置问题(如自动拣选系统、立体货架、信息系统等),应该选择条件合适,既能负责建筑物建设又能进行内部配置的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在建设后,为了使配送中心达到其保管、转送商品的目的,要选择好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运行管理。
(6) 如何进行整个项目?整体工程的进度规划,具体技术细节如何安排和处理。
(二)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任何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均有一定的逻辑推理步骤,这个步骤是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的,并形成循环往复上升趋势。
1. 界定问题
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性质,界定问题的范围。通常,问题是由一定的外部环境作用和系统内部发展的需要产生的,这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本质属性并限定了其存在范围。只有明确了问题的性质范围后,系统分析才能有可靠的起点。其次,还要研究问题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的关系等,把问题界限进一步划清。
2. 确定目标
为了解决问题,要确定出具体的目标。目标通过某些指标来表达,而标准则是衡量目标达到的尺度。系统分析是针对所提出的具体目标而展开的,由于实现系统功能的目的是靠多方面因素来保证的,因此系统目标也必然有若干个。如物流系统的目标包括物料费用、服务水平,即以低的物料费用获得好的服务水平,以确保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总目标是通过各子系统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在多目标情况下,要考虑各项目标的协调,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3. 提出方案
建立模型或拟定方案,都必须有资料作为依据,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更需要有精确可靠的数据,为系统分析作好准备。收集资料通常多借助于调查、试验、观察、记录以及引用国内外资料等方式。
4. 建立模型
所谓建立模型就是找出说明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通过模型的建立可确认影响系统功能和目标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确认这些因素的相关程度、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实现途径及其约束条件。
5. 系统最优化
系统的最优化是运用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若干可行方案的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计算,求出各个方案下的最优解。
6. 综合评价
根据最优化所得到的有关解答,在考虑前提条件、假定条件和约束条件后,在结合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决定最优解,从而为选择系统方案提供足够的信息。
7. 确定新目标
当物流系统运行到一定时候,又面临新的环境与新的发展趋势,这时我们应该重新确定物流系fE•的目标,以便对物流系统进行改进。
8. 确定新方案
在确定新目标的基础上,又要进行新一轮物流系统的分析。正是这种循环,使物流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使其与环境相适应,与企业整体发展的方向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