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系统除了具备宏观物流系统的一些性质外,由于它要通过生产转换过程将输入变成输出,它又有自己的特性。
(一)企业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企业的生产活动不但充实、完善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活动,而且把整个生产企业的所有孤立的作业点、作业区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企业内部生产物流。企业内部生产物流是由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结点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结构。静态的“点”表示物料处在空间位置不变的状态,如装卸、搬运、运输等企业的厂区配置、运输条件、生产布局等,而生产物流动态运动的方向、流量、流速等正是使企业生产处于有节奏、有次序地连续不断运行的基础。进行企业物流系统规划时,必须要协调静态的物流设施和动态的物流运动,各种设施在厂区的配置或布局有利于物料的运转。
(二) 企业物流系统运行的节奏性
物料流转始终贯穿在企业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无论是供应商和企业之间,还是厂区、库区、车间与车间之间、工序与工序之间、机台之间,以及成品库与销售地之间,都存在大量、频繁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流转运输。这些物流的移动应该是有序地进行,随着生产销售的节奏而定。因此,企业物流系统运行必须具备适当的速度和节拍,这就要求相关的物流活动也应该是有节奏地进行。
由于供应厂家的位置、客户的接货点是企业无法规定的,在进行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只对企业内部物流流转进行分析研究,以明确对物料搬运的要求。通过物料流转分析可以确定需要搬运物料的种类、数量、频繁连续性、机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搬运作业的起、讫地点,空间限制,次序等。对于大多数企业,生产供货次序是:下一道工序生产过程需要的零部件由前一道工序供给,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何时需要等都由下一道工序所决定。这种供货方式改变了过去前一道工序的产品全部流入后道工序而形成后道工序半成品和配件大量积压的情况。采用“看板管理”运用于工厂内和工厂之间,使需求信息恰当地统一管理物流,使物流的活动随着生产节拍运行,可以提高企业物流系统的效率。同时要注意消灭相向、迂回搬运,使搬运作业与生产、供应、分发等形成流水作业,保持节奏。
(三) 企业物流系统的二律背反性
所谓“二律背反”指的是各种物流功能之间存在着效益相背的特点。如要使保管费用较小,则平均库存物资量应小,这样可能会引起小批量运输,降低运输的满载率,使运输费用上升;追求包装费用的节省,会影响其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的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而造成经济损失。这样一方成本降低,另一方成本增大,即生成了成本或效益的“二律背反”状态。
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的时候,不能单独考虑某一过程或某个功能的效益最大,而要追求系统整体目标,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目标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这就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我们可能通过这种对立关系,确定出大致合理的服务水平要求下的总成本,作为设计和评价企业物流系统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