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Supply Chain,SC):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具体地说,供应链就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连接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供应链一般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而外部供应链则是指企业外部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共同组成了企业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可以说,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
(二) 供应链的结构
根据以上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三) 供应链的特征
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客户的客户组成。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 复杂性。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涉及不同的组织文化或民族文化背景,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 动态型。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节点企业需要动态的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型。
(3) 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4) 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上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上,会产生接口的协调问题,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使之标准化,才能满足节点企业处在多条供应链上交叉点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