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产生缺陷,及不符合质量的要求产品,物流包装作为一种产品也是如此。因此,为了保证物流包装的质量,与其他产品一样,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包括一个与生产制造同等重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过程。
1991年颁布的ISO/DIS8402 —1将质量定义为:实体具备能够满足明确的或隐含的需要的特征总和。这里的实体不仅仅是指产品,还包括活动、过程、组织等。
检验定义为: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质量松验的目的
质量检验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决定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目的:
① 区分产品的好坏。通常做法是全部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按规定要求进行分类,以区分产品的类别。
② 区分产品批次的好坏。通常对批量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区分产品批次好坏,决定是否接收。
③ 判定工序是否变化,也称控制抽样。主要目的是观察工序是否变化。根据工序变化情况,找出原因,加以改进,保持工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④ 评定产品质量,也称产品审核。其目的是给产品质量以确切的评定。它是按用户使用质量来检验和评价,最终的结果是以单件产品缺陷数来表示质量的变化。
⑤ 测量量器的精密度。主要目的是测量在相同条件下,再显示它本身读数的能力。通常是用同一仪器对同一件产品进行检验。
⑥ 获取产品设计情况,主要目的是评定产品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时还须进行严格的性能试验,以获取设计的相关资料。
⑦ 评定检验人员的检验准确性。主要目的是评定检验人员在找出缺陷工作中的有效性。
(二)质量拾验工作应遂循的原则
1. 加强检验的原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品的质量(如性能、精度、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作为剔除废品为己任的检验工作,只能强化.不能削弱。无论工业生产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如何先进,检验的手段和形式可以变化,检验工作不可缺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检验形式向自动化、现代化的发展,检验职能不断加强。
2. 错漏检验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原则
质量检验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检测人员;有可靠而完善的检测手段;有明确而又合理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有符合要求的检验环境。这些基本条件往往不能同时得到满足。这就为错漏检验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外,由于检测人员心理、生理、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使检验人员的检测水平不能正常发挥,这也是产生错漏检测问题的原因。即使自动化在线检测也存在检测器具失灵,难以避免不发生偶然失控问题。在检验过程中发生错漏检验是难免之事。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必须把影响检验的各种因素严格控制,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选择合理的检验方式,创造良好的检验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漏检验。
3. 经济的原则
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算等工作,需大量人员、设备和技术,以最经济的手段,把废次品减少到最低限度,就必须运用科学原理,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在保证检验质 量的前提下取得风险、成本和效益的最佳统一。
经济的原则应体现在各个环节之中。例如,在设置检验点时既要考虑不妨碍正常生产,又要保证废、次品不被流人下道工序。尽量减少检验量、节省检验费用,缩短检验周 期。在选择检验器具时,既要满足检验精度和流水线速度的需要,又要便于操作、维修、适应多功能、多层次的要求。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尽可能将废品率降为零。应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标准,确定不同条件下的合理的废、次品率。
4. 预防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前道工序的不合格率到了后道工序仍是不合格品。但是,在制产品的价值随着生产过程不断在增加,每经一道工序都要增加一部分生产费用,因此,废、次品越往后道工序剔除,其损失越大,应尽可能及时剔除,做到预防把关相结合,以减少损失。
另外,检验可以及时反映质量信息,暴露存在问题,将信息和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研究、及时改进,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早期或形成过程之中。这也是检验的预防原则。
(三)质量检验的方式及分真
按照检验方式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检验方式分为以下几类:
1. 按生产过程次序分类
(1) 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的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的产品人库而降低产品质量,进货检验应注意以下几项:
① 进货检验应在物质人库或投产前进行。
② 进货检验前,有关部门向检验部门提供相关技术资料、技术协议、质量保证书、合格证书及标记等,检验人员认真核对这些技术资料及文件。
③ 对重要的原材料、外协外购品,应派出专人常驻供货方,现场监督和检验,并且查证供应商品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程度,还可派经验丰富的检验员到供货方巡回检验或定期、不定期的检验或业务指导。
④ 对于急需物资或缺乏检测手段,对外委托检验困难的物品,可认定牌号及供应商,办理必要手续后免检放行,但必须有明显标记,一旦发现问题,全数返回。
(2) 工序检验
工序检验又称为过程检验或阶段检验,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半成品或成品进人下道工序。另外,工序检验还应检验与产品生产关系密切的生产工艺条件,预防不合格产品。工序检验一般分为逐道工序检验或几道工序集中检验。
(3) 完工检验
完工检验是对全部加工的半成品和完工零配件进行检验,在进行完工检验时,重点要检验以下几个方面:
① 各工序所加工的项目是否已全部完工。
② 被检的零配件是否符合图纸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③ 通过审查材质报告及检测、检查零件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④ 零件的外观是否完美、整洁无表面缺陷。
⑤ 产品标记和验证状态标识等标志是否齐全、清晰。
⑥ 票据、卡片、文件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完善、正确。
(4) 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又称最终检验,是人库前最后一次检验,因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 外观检验。观察产品静态特性和特征,检查其完整性和表面质量。多以感观检查为主,应建立产品外观检验的标准样品。
② 安全性检查。按照国家或有关上级部门规定及产品技术标准逐个进行检验。
③ 按照产品标准逐条逐项进行产品最终试验。
④ 成品检验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同时要检查各零部件的标记。
2. 按检验地点分类
(1) 固定检验
指检验场所固定不变,设专门的检验站和检验室,内配置有关检验仪器、仪表等。
(2) 现场检验
指在生产现场或货源所在地进行检验。
(3) 巡回检验
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随机抽查检验,巡回面覆盖整个生产现场。物流包装生产一般采用巡回检验的方式,对产品的质量的提高和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 按检验对象及数量分类
(1) 全数检验
对一批产品逐一•检验,筛选不合格产品。
(2) 抽样检验
按照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适当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3) 免检
产品免检是指符合规定条件的产品,免于政府部门实施的监督检查活动。对一些已经获得国家批准质量免检的,可以不需检验。
除上述之外,还有按检验的预防作用分为首件检验和抽样检验;按检验手段分为感官检验、物理化学检验;按检验目的分为生产检验、接收检验、复查检验、监督检验、仲裁 检验;按检验产品破坏情况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对于物流包装的检验,上述有些方式并不一定适宜,根据受检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适宜的检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