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包装标准化的原则是其活动和工作过程中最基本的客观规律。下列各项原则是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物流包装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 超皙預防康則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往往因一些潜在问题的非标准化而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此,对潜在问题实行超前标准化,就会有效地预防其多样化和复杂化。
(二) 粢虼优化康则
标准化的对象应该优先考虑其所依存主体系统能获得最佳效益的问题。首先标准化对象应在能获取效益的问题(或项目)中确定,并且应优先考虑能获取最大效益的问题,不仅是考虑对象自身的局部标准化效益,而是考虑对象所依存主体系统即全局的最佳效益。例如,物流包装标准化应放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来考虑。
(三) 切•甫一致原則
标准化活动成果是让大家公认而接受并实施,因此,必须是相关各方面充分协商一致,取得共识。这样标准化成果才具有科学性、合理化、广泛化,又为顺利、有效地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四) 蜣一有犮庳则
统一有度原则是标准化的本质和核心。等效是统一的条件,只有统一后标准与被统一的对象具有功能上的等效化,才能替代。统一具有一定的范围或层级的,是在一定水平上的;统一又有一定量度的,一般规定上限值或下限值,还有规定上下允差值。
(五)动支有寺原則
标准随环境的变化而适时修订,才能保证其先进性和适用性。标准不是永恒不变的,否则会因其滞后而丧失其生命力。标准按规定的时间和秩序进行修订,如果任意变动,势必会造成混乱。
(六)互换兼泉雇则
互换性是指不同产品、过程或服务能代替另一种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同样需求的能力,一般包括功能互换性和尺寸互换性。兼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在规定条件下一起使用,能满足有关要求而不会引起不可接受的干扰的适宜性。例如,集装箱尺寸条例标准的实施使汽车、轮船等运载设备充分发挥了效用。
(七)阶梯发表康則
标准化活动过程是从标准制订—实施(相对稳定)4修订(提高)4再实施(相对稳定)4再修订(提高)呈阶梯状的发展过程。它反映了标准化必须伴随其依存主体、技术或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阶梯的幅度即标准实施时间(又称为标令),一般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5年,企业标准为1〜3年。
(八) 滞阻印凌原則
在对标准定期复审时,确认其不适用,根据其制约或阻碍依存主体的程度、范围等情况进行更改、修订或废止,标准依存主体已发生根本变化,旧标准已失去效用或已有新标准代替立即作废,停止实施。
(九) 绞齐連用康則
在功能上满足包装使用要求,在价格上体现经济实惠,使产品包装具有较高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结合我国实际,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本国本地区资源不足的原材料来制作批量生产的包装产品,推广替代材料。
(十)技术引选原則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引进.因为标准是各种复杂技术的综合,包含了许多先进技术。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消除对外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便于国际间产品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