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分类法
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简称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该方法是 根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所揭示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即80/20原则。以库存物质单个品种的库存资金占整个库存资金的累积百分数为基础将存货分成ABC三类,针对不同类型级别的货物进行分别管理和控制。
2、关键价值分析法
关键价值分析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 CVA)比ABC分类法有更强的目的性。它将 库存类型分为最高优先级、次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和较低优先级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货物,允许缺货的程度是不同的。
3、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VMI是一种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 品的可获性,在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地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供应链集成化运作的决策代理模式,它把用户的库存决策代理给 供应商,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供应商库存管理是指供应商将物料送到制造商指定的、在距离制造组装地1〜2h车程的地点,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代为管 理,但所有权仍属于供应商所有,制造商与供应商协商决定库存水准和持续补货策略,制造 商使用后开始付款。
VMI 的支持技术主要包括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Internet、ID (identifica- tion)代码、条码、条码应用标识符和连续补给程序等。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分为4个步骤实施:①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②建立销售网 络管理系统;③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或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④组织机构的变革。
4、联合库存管理(JMI)
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 JMI)是由供应商和用户联合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是把库存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两种库存模式进行管理;而JMI则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 供应商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联合库存管理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订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
JMI的实施策略如下。
① 充分发挥制造资源计划MRP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和物资资源配送 计划DRP (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两种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原材料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应采用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而在产品联合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则应采用物资资源配送计划DRP。
② 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③ 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④ 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5、准时制库存控制方法
准时制库存控制方法是指在精确测定生产各工艺环节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按订单准确地计划,以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