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通过包装开发改善供应链的效率和效果,必须将包装物流开发集成到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清楚地了解不同的包装概念和它们与物流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方法是绘制每个产 品的物流活动和物流性能的测量图,该方法费时且效率不高。仿真分析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需要有良好的初始化数据。这里主要介绍瑞典隆德大学的马赞•萨吉尔提出的包装物流分析过程。
首先,需要强调包装沿着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保护产品的基本功能和满足它所必须完成的任务。除此之外,时间、成本和质量的普遍约束在包装概念的评价与法律法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被放置在建议模型的中心位置。
为分析包装系统的性能,需要确定不同的包装层次和它们的内部关系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其步骤如下。
①调查包装系统的不同层次如一类、二类和三类包装之间的关系,列在包装系统矩阵中的P(—类包装)/S(二类包装)关系反映了一类包装对二类包装的适应性。P的尺寸适合于S的性能吗?怎样完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的度量,倾向于用符号表示,如+、一和〇。 在另一方面S/P关系反映了二类包装如何适应于一类包装的性质,T/P描述了在三类包装 和一类包装之间的关系。符号+表示对整个系统是有效的贡献,符号一表示对整个系统是无效的贡献。
在不同包装层次之间更多的传统关系常常是给出数量,每个二类包装中的一类包装的数 量,每个三类包装中的二类包装的数量,如每层的盒子数、每个托盘的层数等。因此可得到在三类包装中一类包装的数量或体积效率(充填率)。这个关系是重要的,但也应该考虑其他性能如稳定性和兼容性。
② 调查包装系统的不同层次怎样完成基本要求。矩阵便于更好地理解全局,这里要求更彻底地评价潜在的方面。在案例研究中与相关人员的 会谈和问卷调查表明在市场和物流包装要求之间存在负关系。包装工作者在选择包装方案时市场的功能对他们有强烈的影响,这就消极地影响了服从物流的要求。包装基本要求的整体 矩阵能便于避免这些问题。
③调查供应链中的包装系统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在供应链中的包装物流过程。这可将相应的包装层次与零售链中定义的不同要求相联系。
矩阵等级系统是定性的,可用于相应的比较调查,但能够被更多的定量指标如成本、时间或系数所取代。如果可能的话,与包装相关的因素的可行性和可测量性被包含在决定中。
④分析包装系统的不同层次之间与它们的实际性能之间的关系。前面的三步是基于每个确定的要求,可行的历史数据和工具,服务于包装概念的早期评价的目的。而第四步的目标在于将供应链中的实际性能数据引入到被调查的包装系统中,允许以这些层次的包装为基础进行分析以便于确定不足之处和指出需要改进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