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爆、有毒及放射性物质都属于危险产品范畴。我国参照国际有关组织对危险品货物运 输规定——“国际危规”,制定了我国标准GB19〇—19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其中把危 险品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有害品(远离食品)、感染性物品;一级放 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腐蚀品;杂类等9类危险品,21种标志。
危险物分类 | 规定的单体包装容器 | 规定的外包装形式 | 分类代号 | 危险物实例 | |
1 | 火药类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A、B | 黑色火药、焰火、导火线 |
2 | 高压气体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C | 压缩氢、液态氨、溶解乙炔 |
3 | 腐蚀性物质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F | 盐酸、苛性钠(液体或固体) |
4 | 毒物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G | 溴化丙酮、对硫磷杀虫剂、苯胺油 |
5 | 放射性物质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L | 镭、钴60 |
6 | 易燃液体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D、E | 汽油、原油、松节油 |
7 | 与水或空气接触后 有危险的物质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I、J | 电石、鱼粉、磷化钙 |
8 | 氧化性物质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H | 高锰酸钾、硝石 |
9 | 可燃固体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K | 黄鱗、火柴、木炭 |
10 | 棉花 | —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 | 棉花、木棉 |
11 | 有机过氧化物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M | 过醋酸、异丙基氧化碳酸氢钠 |
12 | 易感染病毒的物质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根据品种与群体大小确定 | N | 病原体 |
(1)有关规定“国际危规”全称《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是由国际海事组织 (IMO)发布的。该规则由于封面为橙色,又称为“橙皮书”。书中对每种危险货物的特性、 包装、标志、堆码和注意事项都作了规定。在第一册的附录1中,对危险货物的包装进行了 分类,提出了一般要求和19种包装的具体要求,并规定了包装试验方法,其中对危险货物包装级别分成以下三类。
I类包装:危险性最大的货物。
n类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in类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国际危规”还规定了对危险货物包装的试验内容,其中包括:跌落试验、密封试验、 液压试验、堆码试验和琵琶桶质量试验。
我国有关部门颁布的ZBA87001.1《海运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则》以及《中华人民 共和国铁道部危险货物的运输规则》等法规对危险货物的试验要求和合格标准都作了明确规 定而且都是参照“国际危规”制定的。它规定了垂直冲击跌落试验、防渗漏试验、液压试 验、堆码试验、制桶试验共五项试验标准。
《空运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技术规则》(简称《国际空运危规》)是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 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的要求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材料安全运输条例 (安全条例6)》制定的,考虑到空运的特殊性,《国际空运危规》技术要求较橙皮书严格, 但对于空运危险品的分类、包装及标签与其他运输方式一致,这样可保证国际联运的一 致性。
(2) 包装设计原则危险品包装,必须根据危险品的种类特点,按照有关法令、标准和 规定专门设计制造,并依照物品包装的技术要求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如明确岗位责任、监督检查办法等。特别是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必须严加控制,保证万无一 失。放射性物质的包装,主要应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辐射,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 染。防爆包装中,为防止易爆性内装物发生爆炸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有毒产品包装,主要应防止有毒产品的渗漏、外泄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危险品在包装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遵照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如果既无国内标准,也无国外标准可参照,就必须严格分析可能的使用流通环境,从最恶劣、最严酷 的条件出发进行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