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是指由人员、设备和程序组成的、为物流管理者执行计划、实施、控 制等职能提供相关信息的交互系统,它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通过对企业 物流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达到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管理人员 进行信息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1)基本组成。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及人员等。
① 硬件。它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等,如计算机、服务器、通信设备,这是物流 信息系统的物理设备和硬件资源,是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构成了系统运行的硬件 平台。
② 软件。它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主要用于系统的管理、维护、 控制及程序的装入和编译等工作,而应用软件用于指挥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具体程序或文 件。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功能完备的数据库系统,实时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实时的信息检 索系统,报告生成系统,经营预测、规划系统,经营监测、审计系统及资源调配系统等。
③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数据库技术将多个用户、多种应用程序所涉及的数据按照一定 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存储、使用、控制和维护管理,具有数据独立性高、冗余度小、共享 性好等特点,能够进行数据完整性、安全性、 一致性的控制,而且数据库系统能够面向一般 管理层的事务性处理。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 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基于主题而组织的数据便于面向主题分析决策,它所具 有的集成性、稳定性及时间特征使其成为了分析型数据,为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持。数据仓库 系统也是一个管理系统,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仓库 工具。
④ 人员。它包括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系统实施和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 系统管理人员、数据准备人员以及各层次管理机构的决策者等。
(2)功能结构。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包括信息处理、事务处理、预测、计划、控 制、辅助决策和决策优化等。
① 信息处理功能。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对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和 传输,以便向管理者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信息处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a. 信息收集。采集方式包括手工方式和各种信息采集技术。所采集的数据经初步处理, 按信息系统数据组织结构和形式输入到系统中。
b. 信息处理。物流信息系统的最基本目标就是将输入的数据加工成物流信息。信息处 理可以是简单的计算、汇总、查询和排序,也可以是复杂的模型求解和预测。
c. 信息存储。数据进入系统之后,经过整理和加工,成为支持物流系统运行的物流信 息,通过各种存储介质进行存储,并可随时输出到其他各个子系统中。
d. 信息传输。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信息传输,应具备相应的传输设备和传 输技术,还必须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及时性、完整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物流过程伴 随着很多动态信息,应保证动态信息的实时传输,才能实现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
② 事务处理功能。物流信息系统应服务于部分日常性事务管理工作,如账务处理、统 计报表处理等,将部分领导和员工从烦琐、单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既节省人力资源,又提 高管理效率。
③ 预测功能。物流信息系统不仅能准确反映物流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而且能根据历 史数据,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科学的预测模型来预测物流系统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物 流服务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市场运作状况),通过这些 相关因素对物流发展做出宏观和微观的预测。这种预测可以是整个物流规模的预测,也可以 是一个库存量、运输量的预测。
④ 计划功能。物流信息系统针对不同的管理层提出不同的要求,应为各部门提供不同 的信息,并对各部门作业进行合理的计划与安排。例如,库存补充计划、运输计划、配送计 划等,这有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效果。
⑤ 控制功能。物流信息系统应对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
较物流过程实际执行情况与其物流计划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偏差分析其原因,采 用适当的方法加以纠正,保证物流系统实现预期目标。
⑥ 辅助决策和决策优化功能。物流信息系统不但能为管理者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达 到辅助决策的目的,还可以利用各种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模型以及相关技术进行决策 优化,为各级管理层提供各种最优解或次优解,以便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合理利用 企业的各项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层次结构。物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是一种塔型结构。在垂直方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从水平方向,信息系 统贯穿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及废弃物流,涉及运输、仓储、搬运、装卸、 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因此,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活动的中枢神经网络,它遍布 于物流系统的各个层次和方面。
① 作业层。它的任务是有效地使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在预算的范围内执行各项 活动,主要完成事务处理、报表处理和查询处理等作业。各项处理作业所需的数据主要来自 企业内部,数据量很大,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作业层的事务处理和交易系统及时 地处理每天的货物订货管理、计划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管理和财务 管理等,反馈和控制企业基层的日常生产和经营工作的信息。它具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a. 原始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货物购、销、调、存等数据的登录与修改,会计记 账,文字、声音、图像等文件的录人与修改,各种事务的原始记录等。
b. 业务管理。主要包括运输管理、存储管理、配送管理、流通加工管理等,每一太类 还有很多细分的业务,包括合同、票据、报表等业务的日常处理。
c. 财务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核算、资金核算、利润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综合财务计 划管理等。
d. 人事管理。主要包括员工档案管理、工资奖金管理、劳动纪律考核管理、劳动用工 调配管理、综合统计(报表)管理等。
e. 物业管理。主要包括低值易耗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能源消耗管理等。
f. 办公管理。主要包括会议管理、文字管理、公文档案管理、企业宣传管理等。
g. 考核管理。主要包括经济指标考核管理、员工劳动绩效考核管理、员工违纪违规 管理。
h. 综合查询管理。主要包括综合计划指标完成查询、库存查询、商品价格查询、货物 配送计划查询、员工状况查询等。
i. 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管理。主要包括购进统计分析、库存统计分析、运输统计分析、 劳动效率统计分析、销售统计分析、顾客统计分析、财务统计分析等。
② 管理层。它的任务是保证企业经营所需要的人、财、物的调用,综合衡量企业的生 产经营情况,检查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将它们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从中观 察其发展趋势,找出偏差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管理层的信息处理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计划 或使用预算模型来编制企业的计划和预算,定期提供企业经营情况的综合报告,使用数学方 法分析执行计划的偏差,为管理人员提供满意的执行方案。信息处理需要来自作业层产生的 信息或数据,如各种计划、标准、预算和成本指标等。它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 合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市场信息等的管理。
b. 根据运行信息,监测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
c. 建立物流系统的特征值体系,制定评价标准。
d. 建立控制与评价模型。
③ 决策层。它的任务是确定企业的目标,制定达到该目标应采用的战略计划。物流信 息系统的决策系统可以帮助物流企业高层领导更加深刻地了解物流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物流企业决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 的指导作用。决策层的信息处理包括建立数学模型,用模拟法分析、预测企业的发展目标和 达到该目标的途径。例如,在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物流服务的规模效益时,所需要的 数据不仅来自内部管理信息,还需要来源广泛的外部环境数据,如企业当前和未来活动领域 内的经济形势、政治环境、科技发展、市场预测、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市场占有率、备选战略方案及其所用资源等。
(4)功能模块。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 功能模块包括货物管理子系统、存储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运输与调度子系统、客户服务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 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等。
① 货物管理子系统。它包括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合同管理、货物出入库管理、货物进销存管 理等功能模块。该子系统可以使企业货物仓库的管理全面信息化,覆盖范围广泛,从货物的采购计划、审批、采购合同、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反馈,到货人库、发货、结算与统计,全部都要通过货物管理子系统进行调度管理。
a. 采购计划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货物采购计划,主要作业包括计划编制、计划 读取、计划审核、查询修改以及报表打印,根据需要对货物的采购作业进行合理安排,其中
计划编制是辅助半结构化决策。
b. 采购合同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备用物品及其他设备的采购合同,主要作业包括合同生成、合同录入、查询修改、合同审核、合同处理及报表打印。采购合同管理应对合 同的处理、执行情况,如应付款、已付款和未完成合同等各项统计做到一目了然。
c. 货物出入库管理。它的主要作业包括单据录入、查询、修改、调整,统计报表输出、 打印、自检、月结算等。在货物入库后,可以根据不同的货物属性、出入库条件进行查询和 修改,同时可以对不同的库存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并根据具体需要产生一些报表供打印输出或浏览。
d. 货物进销存管理。它是为货物管理子系统提供所覆盖业务的信息查询,以及计划与 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
② 存储管理子系统。它包括日常管理、账单管理、统计报表、数据查询等功能模块。
a. 日常管理。它包括货物凭单录入管理、冲账管理、查询管理、货物估价调整管理、 原材料维修管理,其中储存物品凭单一般由货物入库凭单、货物出库凭单、销售出库凭单、 报废出库凭单、委托加工出库凭单、货物库存调整凭单等组成。
b. 账单管理。它主要对仓库的使用资金账单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决策者和仓库管理 人员了解并掌握仓库资金的调度。
c. 统计报表。它包括统计各种物品的出入库及使用情况,了解仓库库存、仓库总账 损耗误差、货物活动、原材料进货等现状,并统计各种材料的计划采购数量、实际库存数量 及总的库存数量等,最后完成相应的图形绘制和报表打印。
d. 数据查询。它是对货物的消耗、库存数量和物品修理费支出的查询,可分别进行单 一货物的消耗查询、各部门消耗货物的查询、各类货物消耗金额的查询、各类货物储备金额 的查询、货物明细库存的查询、各部门支付货物维修费的查询。根据数据查询,企业决策人 员可以实时监控仓库的储备金额和各部门使用原材料的情况,并及时准确地对企业货物的总体调度做出科学的决策。
③ 配送管理子系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 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目的,为供应商、 客户双方提供高度集中、功能完善的配送信 息服务。它包括集货管理、储存管理、分拣 理货管理、配货管理、配送加工管理、配装 管理、配送运输管理、送达服务管理等功能模块。
a. 集货管理。它是配送管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了满足特定客户的配送要求,将货物分配到指定容器或场所。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 可以集中客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集货。它通常包括制定接收订单、核对库存、进货计 划、组织货源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基本业务。
b. 储存管理。为了保证配送货物的质量,根据货物本身特性以及进出库的计划要求, 对入库货物进行保护、维护管理等工作,包括制定保管计划、办理入库、出库手续、保管、 检验、核对等作业。
c. 分拣理货管理。分拣理货是将货物按品名、规格、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别放置的 作业,具体包括理(点)数、计量、检查残缺、指导入库积载、核对标记、检查包装、票 据和现场签证等工作。
d. 配货管理。配货是使用各种拣选设备和传输装置,按客户订单、配送计划将所需的 货物分拣出来,配备齐全,送入指定发货地点的作业活动。
e. 配送加工管理。配送加工是为了促进销售、保持货物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所采取的 加工活动。包括流通加工、换装、拼箱、集装等作业。
f. 配装管理。在配好的货位,按送达地点、到达路线进行装车。为提高车辆的装载率, 集装容积和重量应与运输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相适应。
g. 配送运输管理。它是实现配送,将各用户货物组合装车后,发货车辆按计划路线, 将货物运达客户,做到时间少、距离短、成本低、费用省。
h. 送达服务管理。送达服务是配送作业的末端环节,圆满地实现货物的移交,有效地、方便地处理与客户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
④ 运输与调度管理子系统。它包括资源管理、客户 委托管理、外包管理、运输调度、费用结算、运输信息查 询等功能模块。
a. 资源管理。运输管理子系统中参与作业的人、财、物都是资源,资源的可用性、适用性是系统整体功能运行的基础。
b. 客户委托管理。接受托运人的委托,记录委托的内容,如发货人、收货人、货物的物理属性、各类地址信息等。
c. 外包管理。它是物流管理系统中针对分包方管理与控制的功能模块,包括分包方的 诚信、车辆资源等。
d. 运输调度。它是整个子系统的核心,管理整体资源,制定配送、运输计划,分配资 源,控制在途车辆与货物,配载空间与运输路径。
e. 费用结算。对每一个托运人进行运费结算,生成结算报表。托运人可通过信息网络 查询其运费的结算信息。
f. 运输信息查询。对所有的运输任务进行查询,包括该运输任务的货物明细、到达状态、签收情况、运费等情况。
⑤ 客户服务子系统。客户服务是物流公司和客户之间的接口和桥梁,也是物流公司进行采购、发货和运输的依据,它是现代物流的基本元素,也是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企业 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它包括网上下单、货物跟踪、合同更改、网上支付等功能模块。
a. 网上下单。客户可以通过网络下单,将自己的物品需求 品种、数量和时间发送给物流公司,同时物流公司也可以通过 网络向供应商发出订货请求。
b. 货物跟踪。客户可以通过物流公司的网络实时跟踪自己 的货物状态。
c. 合同更改。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更改合同的内容,物 流公司根据客户更改后的合同及时调整采购和运输计划,承运 公司通过信息网络对运输任务进行状态更新。
d. 网上支付。它需要银行的配合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物流公司可以通过网络 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网上支付,客户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其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