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包装物流供应链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工作效率和用户服务水平,达到成本和服务之间的有效平衡,给企业带来优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供应链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相结合。“自上向下”法是从全局到局部的分解方 法,而“自下向上”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集中方法。在企业具体设计一个供应链系统时, 往往是首先由主管高层做出战略规划与决策,规划与决策的依据来自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规划,然后由下层部门实施决策,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实现供应链的优化设计,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2)简洁性原则。为了满足灵活而快速地响应市场的能力,供应链的每个结点都应是 精简的、具有活力的,能够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从而减少物流成本,推动实施准时制物流和精益生产。
(3)集优性原则。供应链的各个结点企业的选择应遵循强—强联合的原则,以实现资源外用的目的。每个结点企业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的业务过程,就像一个独立的制造单元,这些单元化企业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面向目标、动态运行和充满活力的特点, 能够实现供应链业务的快速重组。
(4)协作性原则。实施供应链的合作关系,意味着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相互交 换数据和信息,共享市场机会,共担市场风险。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中各 结点企业之间的联结和合作,以及彼此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方面的良好协调,从而获得最佳效益。
(5)不确定性原则。不确定性在供应链中是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对供应链中的需求、 供应和生产决策方面都有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导致供应链的扭 曲。企业规避或化解不确定性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订货分级管理;
② 加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
③ 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
④ 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
⑤ 根据统计数据,适当减量修正,分批发送。
(6)创新性原则。创新性设计是供应链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也是简洁性、不确定性原则的要求。进行创新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创新必须在企业总体目标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并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② 应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企业的能力和优势;
③ 发挥企业各类人员的创造性,集思广益,并与其他企业共同协作,发挥供应链整体优势;
④ 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项目评价体系和组织管理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性论证。
(7)战略性原则。供应链的战略性原则体现在供应链的长远规划和预见性上。供应链 的系统结构发展应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并在企业战略指导下进行。只有坚持战略性 原则,才能避免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