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包装物流配送技术是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获得规模效益的关键,也是大型企业 高度集中、规范化管理这一基本特征得以体现的根本保证。
不同产品的配送可能有其独特之处,例如,水泥及木材的配送需要一些流通加工的过 程。流通加工可能在不同环节出现,如储存环节、备货环节。配送模式的确定是根据配送对 象的性质及状态、配送工作流程、配送工艺装备等因素而定的,相同或相近的货物就归纳成 一种类型的模式。各种模式都有各自比较特殊的流程、装备、工作方法等。
(1)配送货物类型。配送的货物包括各种包装形态及非包装形态的、能够混存混装的 产品,但主要是种类、品种及规格复杂多样的中、小件产品。
① 百货,个体较小,但能组合包装以适应用户要求。
② 小机电产品,可通过包装形成外观统一包装件。
③ 仪表、电工产品,它们都可借助包装形成确定外形尺寸的包装件。
④ 工具轴承、五金件、标准件。
⑤ 无腐蚀、污染的化工、建材包装件。
⑥ 书籍、杂志等印刷品及办公用品。
⑦其他杂货。
上述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可以通过外包装改变组合数量;可以采用内包装形式直接放入 配送箱、盘等工具中;由于有包装,可以用车辆、托盘混载;单个产品尺寸都不大,可以大批量存放于现代仓库的单元货格。
(2)配送工艺
① 中、小件产品主要适合用于多用户的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配送,需求的计划 性不太强,往往需要根据临时的订货协议组织配送,故配送用户、配送量、配送路线都难以 稳定,甚至每日的配送都要对配装、路线做出选择。这类产品也经常采用及时配送形式,可以实现“零库存”。
② 中、小件杂货的配送工艺全过程基本符合标准流程,没有或很少需要流通加工环节, 其流程的重要特点是分拣、配货、配装的难度较大,这三项操作是这种工艺流程的独特之
处。这与货物品种、规格多以及需求的多品种、少批量等情况有关,每个用户需求种类多而 单种数量少,配送又很频繁,这就必然要求有较复杂的理货、配货及配装工作。
(3)配送积载。配送作业服务的对象是众多的客户和各种不同的货物,为了降低配送 运输成本,需要充分利用运输配送的资源,进行配送积载,对货物进行装车调配、优化处 理,提高车辆在容积和载货两个方面的装载效率以及车辆运能运力。
① 影响因素。影响配送积载的因素包括货物的特性、外形尺寸、拼装性以及装载方法 等。例如,轻质货物(如棉花、泡沫塑料、膨化食品),由于车辆容积的限制和运行限制 (主要是超高),无法满足吨位,造成吨位利用率降低,而且车厢尺寸与货物包装容器的尺 寸不成整倍数关系,无法装满车厢。
② 配送积载原则。在配送作业中,应遵循先送后装、轻重搭配、大小搭配、货物性质 搭配,以及确定合理的堆码层数及方式等原则。另外,到达同一地点的适合配装的货物应尽 可能一次积载,积载时不允许超过车辆所允许的最大载重量,车厢内货物重量应分布均匀, 将滚动的货物竖直摆放,防止车厢内货物之间碰撞。装货结束之后,需要在门端处采取适当 的固定方法,防止开门卸货时,货物倾倒而造成货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