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作业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将货物分拣出来,按时按量发送到指定地点的过程。它是配送中心运作的核心内容,其作业流程的合理性、高效性都将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1)一般作业流程。从上游客户供货到最终发送 到下游客户,货物经过进货、搬运、储存、流通加工、拣货、出货、送达等环节,每一个环 节都有自己的功能,都不可或缺。从总体上看,配送是由备货、理货和送货三个环节组成,而每个环节又包含着若干项作业。例如,备货环节包括订货、供货、进货等作业,理货环节 包括搬运、储存、配送加工等作业,而送货环节包括分拣、配货、出货、送达等作业。应强调的是,备货环节与理货环节、理货环节与送货环节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
包装物流配送作业流程的有效化、系统化、科学化是节省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一 个重要环节。
(2)配送的功能要素
①备货。备货是配送的基础工作,若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备货工 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 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
② 储存。配送中的储存分为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作业要求, 保证配送货物。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根据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保险储备的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 设库解决。配送中的储存主要指暂存,是指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 地所作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故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 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另外一种形式的暂存 是在分拣、配货之后,主要目的是调节配货与供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③ 分拣及配货。这是配送不同于其他物流作业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完善供货、支持供 货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配送企业进行竞争、提高效益的必然延伸,是供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 必然要求。分拣及配货可大大提高供货服务水平,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
④配送加工。它是流通加工的一种形式,不具有普遍性,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配送 加工,可以支持有效的配送,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⑤ 配装。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货载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 的配供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通过配装供货,可以大大提高供货水平, 降低供货成本。配装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是现代配送不同于以往供货的重 要区别之一。
⑥ 配送运输。它属于运输中的支线运输、末端运输。配送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的主要 区别是,配送运输距离较短、规模较小、频度较高, 一般以汽车作为运输工具。由于配送用 户多, 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 是配送运输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
⑦ 送达服务。这也是配送具有的特殊性。将配好的货物运到用户,这还不能认为配送 工作的完结。因为送达货物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使配送前功尽弃。因此,要顺 利地实现货物的移交,并有效、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考虑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具体作业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