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效的库存控制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① 保证供应足够的物料;

② 鉴别出畅销品与滞销品;

③向管理者提供准确、简明和适时报告;

④ 花费最低的费用完成上述三项任务。

但是,在实际作业中,仅依靠数学模型并不能使库存控制系统有效地运行,还需要采用 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来保持库存控制系统的高效性。常用的库存控制技术包括ABC分析法、 准时制物流方式。


(1)ABC   分析法。ABC 分析法,也称帕雷托分析法或主次因素分析法。它是根据对象 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 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 、B 、C 三大类,故称为ABC分析法。通过 分析,将“关键的少数”找出来,并确定与之适应的管理方法,这就形成了要进行重点管 理的 A类事物。


① 原理。在 ABC 分析法中,分析对象的累计频率分为三级,与之相对应的因素分为三 类 ,A 类因素,发生频率为70%~80%,是主要影响因素; B 类因素,发生频率为10%~ 20%,是次要影响因素; C 类因素,发生频率为0~10%,是一般影响因素。这种方法有利 于找出主次矛盾,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在库存管理中采用 ABC 分析法可有效地压缩库存 总量,使库存结构合理化。例如,当根据货物的年耗用金额来进行排队时,ABC 分析法把 货物分成三大类,A 类货物的品种约为70%, B 类 为 2 5 % ,C 类为5%。


② 步骤。ABC 分析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将货物按照需求价值从大到小排序;

b. 计算各种货物占用金额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或进行品种百分比累计); c. 按照分类标准,即选择断点,分类确定A、B、C 三大类货物。


③ 其他评价指标。在ABC 分析法中,分类的目标是把重要的货物与不重要的货物分离 开来,但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分类结果也有区别。年使用量和价值是确定一个货物分类系 统时最常用的两个评价指标,但是其他指标也可以用来对货物进行分类,例如缺货后果、供 应不确定性、过期或变质风险等。

a.  缺货后果。如果某些存货的供应中断将给其他作业带来严重干扰甚至延误,这种货 物应该获得较高的优先级别。

b.  供应不确定性。某些货物尽管价值较低,但其供应缺乏规律性或非常不确定,因此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c.  过期或变质的风险。如果货物很容易因过期或变质而失去价值,就应给予更多的关 注和监控。


一些更复杂的货物分类系统则同时使用这些指标,并分别按照各个指标给货物进行A、 B 、C类划分。例如, 一个零件可能被划分为A/B/A  类,即按价值划分它属于A 类;按缺 货后果划分它属于B 类;按过时风险划分它属于A 类。ABC 分析法从理论上要求将货物分 为A 、B 、C 三大类,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货物分为5类或6类。另外, 在进行 ABC 分析时,所选择的分析时间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应选择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时间 段,通常以年作为分析时间段。


在运用ABC 分析法进行库存分析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ABC 分析法的优点是减轻而不是加重库存控制。

② 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将存货分为适当的类别,不要求局限于三大类。

③ 对于物流企业经营的货物,分类情况并不揭示货物的获利能力。

④ 分类情况不反映货物的需求程度。

因而在进行货物分类时,要针对诸如采购困难问题、可能发生的偷窃问题、预测困难问 题、货物的变质或陈旧、仓容需求量的大小和货物在生产和经营上的需求情况等因素加以认 真的考虑,做出适当的分类。


(2)准时制物流方式。准时制是指在精确测定生产各工艺环节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按 订单准确地计划,以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建立在准时制管理理 念上的物流方式被称为准时制物流。


① 准时制生产方式。20世纪中叶,世界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丰田公司)均采取美国福 特式的“总动员生产方式”,即在一半时间内人员、设备、流水线等待零件,在另一半时间 内零件运到之后,全体人员总动员,紧急生产产品。这种方式造成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不合 理现象,尤以库存积压和短缺为特征。采取多品种少批量、短周期的生产方式,大大消除了 库存,优化了生产物流,减少了浪费。直到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 化,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形成了为物流体系服务的生产体系,即准时 制生产方式。准时制生产方式是指按所需要的数量、在正好需要的时间将所需要的零件送到 生产线,实现适时、适量的生产,避免引起生产过剩、导致多余库存等各种浪费,其核心是 消减库存,直至实现“零库存”,同时又能使生产过程顺利进行。1973年以后,这种方式对丰田公司渡过第一次能源危机起到了巨大作用,随后引起其他国家生产企业的重视,并逐渐 在欧洲和美国的日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中推广应用。这种方式与源自日本的其他生产、流通方 式一起被西方企业称为“日本化模式”,而且日本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模式对欧美的物流 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 准时制物流方式。准时制生产方式的观念本身就是物流功能的一种反映,将这些观 念应用于物流领域,就形成了准时制物流方式,即将正确的商品、以正确的数量、在正确的  时间送到正确地点。这里的“正确”是英文“JUST” 的意思,按需按时送货。准时制物流 的主要目的是使物流过程中产品(如零部件、半成品及制成品)有秩序地流通,不产生产  品库存的积压、短缺和浪费等现象。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在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 短周期的消费需求的压力下,生产者、供应商及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者都要调整自己的生  产、供应、流通流程,按下游客户的需求时间、数量、结构以及其他要求组织好均衡的生产、供应和流通。在此过程中,生产者、供应商、物流配送中心或零售商,均应对各自的下 游客户的消费需要作精确的预测,因为准时制物流的作业基础是假定下游需求是固定的,即 使实际上是变化的,但通过准确的统计预测,也能把握下游需求的变化。


③ 准时制物流的实施方法。建立准时制物流的措施主要包括作业流程化、作业均衡化 和看板管理。

a. 作业流程化。它是指按物流所需的作业工序从最后一个工序开始,确定前面一个工 序的类别,并依次恰当地安排作业流程。根据作业流程与每个环节所需库存数量和时间先后 来安排库存和组织物流,尽量减少货物在生产现场的停滞与搬运,使货物在生产流程上毫无 阻碍地流动。

b. 作业均衡化。将一周或一日的作业量按分秒时间进行平均,所有作业流程都按此来 组织作业。这样,在流通领域每个作业环节上,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某种作业量就有了标 准定额,每个环节都按标准定额组织、安排作业。同时,按此标准定额均衡地组织货物的供 应、安排货物的流动。由于准时制物流的生产是按周或按日进行平均量化,所以它与传统的 大生产、按批量生产的方式不同,准时制物流的均衡化生产中无批次生产的概念。

c.   看板管理。看板是用来控制物流现场作业的排程工具,用于在工序、部门及企业之 间传递生产、运输、储存等物流作业信息。看板通常使用卡片、标志杆或容器等形式,记载 信息通常包括零件号码、产品名称、制造编号、容器形式、容器容量、看板编号、移送地点 和零件外观等。通过看板管理,现场作业人员将明确产品的流通环节、工序、性能等物流信 息,且必须完全依照看板所规定的指示信息内容来从事生产、搬运、运输、储存等物流作 业,从而实现改进生产流程、改善生产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库存成本等目标。



相关文章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进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快递配送进度,包括官方网站查询、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查询以及手机APP查询等方法,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48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状态查询方法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状态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公司官网、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以及手机APP等途径,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帮助您快速、准确地查询快递信息。

55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指南

详细解读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流程,涵盖各种情况下的修改方法及注意事项,助您轻松更改收货地址。

7440查看详细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地址?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地址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单号、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官网以及第三方物流查询平台等途径,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8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