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对运输作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要求组织更加合理的物流运输。合理运输是按照货物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等,采用最短的路线、最少的环节、最少的运力,以最少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供货地运达收货地,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基本原则。物流运输管理是对整个运输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运输计划、发运、接 运、中转等活动中的人力、运力、财力和运输设备,进行合理组织、统一使用、协调平衡、 监督完成,以提高劳动效率,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运输组织工作必须贯彻执行物流运输的 “四原则”,即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① 及时原则。按产、供、运、销等实际情况,及时把货物从供货地运到收货地,尽量 缩短货物的在途时间,及时供给社会化再生产和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

② 准确原则。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防止各种差错事故,做到不错不乱,准确无误地完 成运输任务。

③ 经济原则。采用经济、合理的运输方案,有效地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和物流设施,节 约人力、物力和运力,提高运输经济效益,降低货物运输费用。

④ 安全原则。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霉烂、破损、丢失、燃烧、爆炸、泄漏等事故, 保证货物安全地运达目的地。


(2)影响因素

① 运输距离。运输货物在空间上的移动距离,即运输里程的大小,是决定其是否合理 的最基本因素之一,是物流部门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为了尽量缩短运输 距离,应多采用“近产近销”、“就近运输”的原则。运输的直线距离确定后,应尽量避免 迂回运输。

② 运输环节。运输环节的复杂程度也是决定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运输环 节有利于运输合理化。组织直达、直拨运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简化运输过程。

③ 运输工具。在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并存的情况下,必须科学选择运输路线,合 理使用运力。要根据不同货物的特点,分别利用铁路、船舶或汽车运输,选择最佳的运输路 线。同时,应积极改进车船的装载技术和装载方法,提高技术装载量,使用最少的运力,运 输更多的货物,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各种运输工具都有鲜明的特点,经优化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工作。

④ 运输时间。运输作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需要,时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在整个 物流过程中,尤其是在远程运输中,运输时间占物流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在物流运输过 程中,必须特别强调运输时间,加快货运速度,提高运输效率。

⑤ 运输费用。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的比例较大,是衡量运输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运输费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物流企业或运输部门的经济核算,而且也影响商品的销售成本。


上述五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必须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寻求最佳运输方案。 一般 情况下,运输时间短、运输费用低(或较低)是考虑合理运输的两个主要因素。


(3)不合理运输形式。不合理运输是指实际运输作业未能达到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  输水平,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输费用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不合理运  输形式主要包括返程或起程空驶、对流运输、迁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 运力选择不当,以及托运方式选择不当等。


① 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组织中, 有时必须调运空车,从管理上不能将其看成不合理运输。但是,由于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 周、不采用运输社会化等原因形成的空驶,属于不合理运输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a.  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往往出现单程重车、单程空驶的不合理运输;

b. 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 c.  由于车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空载。


② 对流运输。也称“相向运输”或“交错运输”。这是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 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 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现象。已制订了合理流向图的货物, 一 般必须按合理流向的方向运输,如果与合理流向图指定的方向相反,也属对流运输。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对流运输是不很明显的隐蔽对流。例如,不同时间的相向运输,从 发生运输的时间段分析,并没有出现对流,但仍属于对流运输。因此,判断对流运输的依据 为运输作业的实际效果,与运输时间、工具、作业人员等无关。


③ 迂回运输。这是一种舍近取远的运输方式,是指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选择 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实际作业中,造成迂回运输的原因非常复杂,只 有因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迂回运输才属于不合理运输现象。例如, 最短距离有交通阻塞、道路情况不好或有对噪声、排气等特殊限制而不能使用时发生的迂回 运输,不能将其划分为不合理运输现象。


④ 重复运输。实际作业中有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 但是在未达目的地,或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物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另一种  形式是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运进的同时又向外运出。重复运输增加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物流费用和货损的可能性。


⑤ 倒流运输。这是指货物从销售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往 返双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双程的浪费。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⑥ 过远运输。这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拉长了货物运距的不合理运输现象。占用运 力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货物压占资金时间长,而且远距离运输自然条件变化较大,易 出现货损,增加了费用支出。


⑦ 运力选择不当。这是未选择具有优势的运输工具而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形式包 括以下三种。

a. 弃水走陆。在满足客户服务的同等条件下,可以利用水运及陆运时,不利用成本较 低的水运或水陆联运,而选择成本较高的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使水运优势不能发挥。

b. 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火车及大型船舶起运及到达目的 地的准备、装卸时间长,机动灵活性不足,在过近距离(非经济运输里程)中利用,发挥 不了运速快的优势。相反,由于装卸时间长,反而会延长运输时间。另外,与小型运输设备 比较,火车及大型船舶装卸难度大、费用也较高。

c. 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没有根据承运货物数量及重量选择,而盲目决定运输 工具,造成过分超载、损坏车辆及货物欠载、浪费运力的现象。另外,“大马拉小车”现象 发生较多,由于装货量小,单位货物运输成本必然增加。


⑧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这种现象是指在可以选择最好托运方式而未选择,造成运力浪 费及费用支出增加的一种不合理运输现象。例如,应选择整车运输而采取了零担托运,应采 用直达运输而选择了中转运输,应选择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不 合理运输。


上述的各种不合理运输形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在进行判断时必须注意其不合 理的前提条件,否则就容易出现错误判断。例如,如果同一种产品,商标不同、价格不同, 所发生的对流运输,不能绝对看成不合理运输方式,而应具体分析实际运输的性质,然后再进行判断。


(4)提高运输合理化的方法。在包装物流系统设计中,运输合理化的各种影响因素之间 通常存在“效益背反”现象,若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因此,实施具 体的运输作业时,应首先明确运输目标,系统分析运输的约束性条件,采用适当的途径、方 法提高运输的合理性。常用的运输合理化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提高车辆实载率。车辆实载率有两层含义, 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 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判断装载状况的重要指标之 一。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吨万里)占车船载重吨 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 空驶。提高实载率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非满载行驶的时间,从 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② 提高货运能力。在现有基础设备设施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运费, 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进一步达到合理化运输目标。例如,在铁路运输中,在机车能力  允许的情况下多加挂车皮;在水路运输中,实行拖排法和拖带法;在内河运输中,充分利用 顶推船队;在公路运输中,实行汽车挂车运输等。

③ 运输体系社会化。实行运输体系社会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运输资源,统一安排运 输工具,避免对流、迂回、倒流、空驶、运力选择不当等不合理运输形式。多式联运是社会 化运输体系中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运输方式,可充分利用面向社会的各种运输系统,通过协议 或合同进行一票到底的运输,提高运输效率,使运输更趋于合理化。

④ 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对于中短途距离运输,采用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 济里程范围内,应尽量利用公路运输,缓解相对紧张的铁路运输,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 能力。另外,充分利用公路从门到门和中途运输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难以达 到的水平。

⑤ 直达运输。这是货物由发运地到接收地途中不需要换装或在储存场所停滞的一种运 输方式,可越过商业、仓库环节或铁路、交通中转等许多中间环节,把货物从产地或起运地 直接运到销售地或用户,缩短时间、节省费用。

⑥ 合装整车运输。也称“零担拼整车中转分运”,主要适用于商业、供销等部门的杂货 运输。物流企业在组织铁路货运当中,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 的零担托运货物,组配后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到站的零担货 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内,运到一个适当车站,然后再中转分运。由于整车托运和零担托 运之间的运价相差很大,采取合装整车运输,可以节省一部分费用和劳动力。合装整车运输 主要有四种形式,即零担货物拼整车直达运输、零担货物拼整车接力直达或中转分运、整车 分卸和整装零担:

⑦ 提高技术装载量。 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船载重吨位,另一方面是充分使用车 船装载容积。提高技术装载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  组织轻重配装。把实重货物和轻泡货物组装在一起,既可以充分利用车船装载容积, 又能达到装载重量,以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

b. 实行解体运输。对一些体大笨重、不易装卸又容易碰撞致损的货物,可以将其拆卸 装车分别包装,以缩小所占空间,并易装卸和搬运,以提高运输装载效率。

c.  改进包装技术。货物包装的改进与提高装载量密切相关。改进产品包装设计,使其 与现代物流运输工具相适应,实行包装设计模数化、单元化、集装化,是提高车船技术装载 量的重要前提之一。

d.  提高堆码技术。根据车船的货位堆码要求和不同货物的包装形状,采取各种有效的 堆积方法,如多层装载、骑缝装载、紧密装载等,以提高运输效率。


相关文章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进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快递配送进度,包括官方网站查询、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查询以及手机APP查询等方法,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248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状态查询方法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状态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公司官网、第三方快递查询平台以及手机APP等途径,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帮助您快速、准确地查询快递信息。

550查看详细

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指南

详细解读快递配送地址修改流程,涵盖各种情况下的修改方法及注意事项,助您轻松更改收货地址。

7440查看详细

如何查询快递配送地址?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查询快递配送地址的方法,包括通过快递单号、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官网以及第三方物流查询平台等途径,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80查看详细
关闭
关闭
关闭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