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包装物流活动中,装卸搬运作业发生的频率最高,占用了较多的流通时间。在第五届国际物流会议上,美国产业界人士明确指出,美国全部生产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制造,95%的时间则用于装卸搬运、储存等包装物流过程。根据运输部门调查,在运输的全过程中(包括运输前后的装卸搬运),装卸搬运所占的时间为全部运输时间的50%。因此,装卸搬运的合理化程度对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主要措施包括防止无效装卸,选择合适的搬运路线,提高装卸搬运活性,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省力化及组合化。
(1)防止无效装卸作业。无效装卸作业是指在装卸搬运作业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 作业。防止或消除无效装卸作业的方法有两种:
① 尽量减少装卸次数。产品进入物流环节之后,常常要经过多次装卸作业。要使装卸次数减到最少,首要任务是科学地制订物流作业计划,合理分配物流作业任务。
② 轻型化、标准化包装设计。根据产品重量、高度及对称性等特点,结合人工搬运作业及人机工程学的特征,进行轻型化、标准化包装设计,这会不同程度地减少装卸搬运过程 中的无效作业。
(2)选择合适的搬运路线。货物的搬运路线通常分为直达型、渠道型和中心型
① 直达型。它是指货物经由最近路线 到达目的地。在直达型路线上,各种货物 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路线最短。当物流量 大、距离短或距离中等时,采用这种形式 比较经济,尤其当货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而时间又较紧迫时则更为有利,如图4-2 所示。
② 渠道型。它是指一些货物在预定路 线上移动,与来自不同地点的其他货物同 时运到同一个终点。当物流量为中等或少量,而距离为中等或较长时,采用这种形式比较经济,尤其当对不规则分散搬运路线则更为 有利
③ 中心型。它是指各种货物从起点移动到一个中心分拣处或分发中心,然后再运往终 点。当物流量小而距离中等或较远时,这种形式非常经济,尤其当中心分拣处或分发中心的 外形基本上是正方形且管理水平较高时更为有利。如图4-2所示。
另外,在某装卸搬运作业中,若物流量大,而且距离又长,则说明搬运路线布置不合理。
(3)提高装卸搬运活性。装卸搬运活性是指货物在进行装卸搬运作业时的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的级别,0级表示货物杂乱地堆在地面上的状态;1级指货物装箱或 经捆扎后的状态;2级表示包装箱或被捆扎后的货物,下面放有枕木或其他衬垫,便于叉车或其他机械作业的状态;3级指被放于台车上或用起重机吊钩吊住,即刻移动的状态;4级 表示被装卸、搬运的货物已被启动,处于直接作业的状态。
从理论上讲,活性指数越高越好,但同时应考虑具体实施的可能性。为了说明和分析货物搬运的灵活程度,通常采用平均活性指数的方法。该方法是对某一物流过程中货物所具备的活性情况累加后计算其平均值,用δ表示。δ值的大小是确定改变搬运方式的参数。
① 当δ<0.5时,表明搬运系统中多数环节处于活性指数为0的状态,即大部分处于散 装情况,其改进方式可采用周转箱、推车等存放货物。
② 当0.5<δ<1.3时,表明搬运系统中大部分货物处于集装状态,其改进方式可采用 叉车和动力搬运车。
③ 当1.3<8<2.3时,表明搬运系统中多数环节处于活性指数为2的状态,可采用单 位化货物的连续装卸和运输。
④ 当δ>2.7时,表明搬运系统中多数环节处于活性指数为3的状态,其改进方法可选 用拖车、机车车头拖挂的装卸搬运方式。
装卸搬运活性分析,除了上述指数分析法外,还可采用活性分析图法。分析图法是将某 具体的物流过程通过图示来表明装卸搬运活性程度。分析图法具有明确的直 观性,薄弱环节容易被发现和改进。运用活性分析图法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装卸搬 运环节的作业顺序及其活性级别;第二步,按搬运作业顺序做出货物活性指数变化图,并计 算活性指数;第三步,对装卸搬运作业的缺点进行分析改进,做出改进设计图,计算改进后的活性指数。
(4)实现机械化。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与其他物流环节相比,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简单的装卸器具、专用高效的装卸机具、自动化装卸机具。如何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机械化,涉及经济条件、生产力发展、社会的需要等诸 多方面的问题。在整个装卸搬运活动中,可以将装卸作业费用简化成为机械设备费用和人工 费用两个部分。在机械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上述两种费用应符合总费用合成曲线要求。机械化水平越高,机械费用越大,而人工费用越小。在一定的生产力 水平条件下,人工费用总是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在机械与人员的配备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配比,点A (总费用的最小值),所对应的机械化程度为点 B。另外,实现机械化可以解放人工劳动,保证人和货物的安全。
(5)实现省力化。尽可能消除重力的不利影响,实现省力化是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装卸作业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重力进行装卸,可减轻劳动强度和能量 的消耗,例如将动力传动的小型运输带(板)斜放在货车、卡车和站台上,靠重力的水平分力使货物在倾斜的输送带(板)上移动。在搬运作业中,把货物放在台车上,由器具承 担物体的重力,人们只要克服台车的滚动阻力,使货物水平移动。另外,利用重力式移动货架也是一种利用重力进行省力化的装卸方式之一。这种重力式货架的每层栈板均有一定的倾 斜度,货箱或托盘沿着倾斜的货架栈板可自行滑到输送机械上。为了减小货物的滑动阻力, 货架表面通常需进行光滑处理。有时在货架层上、在承重货物的货箱或托盘下装有滚轮,将 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货物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也会大幅减小。
(6)实现组合化。在装卸作业过程中,通常根据货物的种类、性质、形状、重量来确定 不同的装卸搬运作业方式。货物装卸搬运有三种形式,即包装货物逐件进行装卸搬运(称 作“分块处理”);未经过包装处理的颗粒状货物的装卸搬运(称作“散装处理”);将货物 以托盘、集装箱、集装袋为单位进行集装后装卸搬运(称作“集装处理”)。在装卸搬运作 业中,应尽可能地进行集装处理,实现单元组合化装卸,充分利用机械进行操作。组合化装 卸搬运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装卸单位大,作业效率高,可大量节约装卸作业时间;能够提 高货物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操作单元统一,易于实现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