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物流系统有五个主要目标,即服务目标、快速及时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 和库存调节目标。
(1)服务目标。包装物流系统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要求有很强的服务 性。这种服务性表现在包装物流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应以用户为中心,树立 “用户第一”的观念。包装物流系统的利润在本质上是“让渡”性的,不一定是以利润为中 心,采取送货、配送、准时供货方式、柔性供货方式等,就是其服务性的体现。
(2)快速及时目标。快速及时性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过程对物流提出的要 求。因此,速度问题不仅是用户的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直达物流、联合一 贯运输、高速公路、时间表系统等管理和技术,就是快速及时目标的体现。
(3)节约目标。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 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价值,所以依靠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物流效益的重要手段。物流过程作 为“第三个利润源”,其利润的挖掘主要是依靠节约,集约化方式以及为提高单位物流能力 而采取的各种节约、省力、降耗措施,都是节约目标的体现。
(4)规模优化目标。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可以实现包装物流系统的规模效 益。规模效益问题在流通领域也异常突出,只是由于包装物流系统比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差,因而难于形成标准的规模化格式。在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形式建立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集约化的程度,采用大型船舶和大型运输工具、集装箱、集中库存等形式,就是规模优 化目标的体现。
(5)库存调节目标。库存调节性是包装物流系统的服务性的延伸,也是宏观调控的要 求,这也涉及系统本身的效益。包装物流系统是通过本身的库存,起到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 需求的保证作用,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同时,包装物流系统又是国家进行资 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系统的建立必须考虑国家进行资源设置、宏观调控的需要。在物流 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库存调节目标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