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梧州港是广西最大的内河港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8北纬23°29、位于梧州市桂江、浔江和西江的汇合处,扼广西内河水运咽喉,素称“水上门户”之称。往东下航可达广州、香港、澳门,溯挦江西上可通南宁、百色、柳州,沿桂江北上可至桂林。
水运至穗、港、澳,全年可通航1000吨船舶,西江二期整治之后将提髙到3000吨级。已建成集装箱码头3座,港口年吞吐能力达700万吨,有5万多吨位的船舶专营港澳航线。溯江而上可通贵港、南宁、柳州、桂林等市。
陆路有一级公路通粤、港、澳,距广州280千米,3小时即可到达。二级公路通南宁、柳州、桂林、玉林、贺州等地市。通往所辖各县(市)的均为国道。
气候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21°C,年最高气温39.5C,年最低气温一3C。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492.8毫米,年均降雨天数为156天。
风况:常风向为东北,年平均风速1.6米/秒,最大风速17米/秒。
雾况:年平均雾日29天,最多48天,最少16天。
冰况:全年无冰冻。
水位:年平均水位8.05米,最高水位27.66米,最低水位2.49米。年平均流量6970立方米/秒。
历史沿革
解放后,梧州港作为广西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和广西进出口贸易的货物集散地。1984年梧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了344万吨,是全国内河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造就了梧州航运的辉煌历史。
现状及发展
目前,梧州市港口经营企业有28家,其中梧州港21家、苍梧港5家、藤县港2家。生产泊位共75个,其中300吨级以下的泊位26个,300〜500吨级泊位33个、500〜1000吨级泊位16个。港口机械最大起重能力是40吨,装卸机械112台,有仓库、堆场面积42万平方米。梧州港口的年货物吞吐能力为400万吨,年均货物吞吐量为230万吨。2004年1—10月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10万吨,为2003年同期的120%,集装箱吞吐量为30727标准箱,为2003年同期的132%。
预计2010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为496万吨,其中集装箱13.3万标准箱;2020年梧州港货物吞吐量为725万吨,其中集装箱19.8万标准箱。根据《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河西沿江大道的需要,河西集装箱码头将要实行整体搬迁转移。香港东洋集团正在梧州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设梧州新港,年吞吐能力为198万吨,10个1000吨级泊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李家庄集装箱码头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工程,扩建后的吞吐能力将由原来的30万吨提高到70万吨,2005年5月将投入使用。梧州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正步人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