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八所港位于海南西部新兴滨海工业城市——东方市境内,地处海南西部工业走廊和琼西南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出海口。八所港濒临北部湾,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全国沿海各港以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贸易往来,口岸服务机构齐全,是环北部湾经济圈主要的贸易港口。
八所港腹地工业资源丰富,工业产业项目聚集,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有良好的聚合与辐射效应。八所港与粤海铁路海南西环线和环岛高速公路毗连,东方市境内拥有海上勘探直升机专用机场,南距三亚凤凰机场仅100多千米,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海南进出岛货物集疏运物流运输枢纽的优势。
八所港水路跟环岛港口通航,并已开通至北洋、华南、港澳三大航线,北洋线达上海、南通、青岛、秦皇岛、大连等港口。有铁路装卸线2条,长1.8千米:一条为铁矿石卸车线;一条为杂货装卸车线,直达综合码头前方和后方。华南线至广州、黄埔、汕头、湛江、北海、防城等港口,港澳线通香港、澳门,已与国内24个港口通航,联运面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
气候条件
气温:年平均气温25.5°C,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3°C,1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2.7°C。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974毫米,降水季节多集中于5—9月。干旱季节有利于港口作业。风况:11月至次年2月,常出现6〜7级北至东北风,3月偶尔有较弱的西南风。每年1一9月的中午盛行西南风,风力达7级,对港口生产作业有影响。5—11月为台风季节,最大风力达12级,持续2〜3天,台风人侵时转东北风,对港口生产有较大影响,刮强台风时,船舶须开往洋浦港避风。
雾况:每年1一3月早上或傍晚有雾,二般持续1〜2小时,不影响港口生产和船舶航行。
潮汐:为不规则日潮型。平均高潮位2.7米,平均低潮位1.25米,最大潮差3.67米,最小潮差0.03米。
潮流:涨潮时流向东北,落潮时流向西南,涨潮流速0.41米/秒,落潮流速0.61米/秒。
历史沿革
八所港位于海南岛西海岸中部,是一个有着50年历史的老港,海南铁矿石输出量最大的港口,也是海南省万吨级泊位最多、设备齐全、对外开放较早的综合性深水良港。八所港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状及发展
八所港现有两个港区共10个泊位,年综合设计吞吐能力625万吨。第一港区共有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2个,库场面积10余万平方米;第二港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化工危险品专用码头,目前拥有1个1万吨级和1个5000吨级泊位,是海南唯一的公共现代化化工危险品专用码头。同时,八所港是我国铁矿石输出量最大的港口。
目前通过八所港的主要货物有铁矿石、化肥、煤炭、甲醇、水泥等。其经营范围及主要业务是港口装卸、堆存、仓储,物流运输、配送,外轮理货和代理、货运代理等。
随着海南新兴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2005年初海南省政府与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对八所港进行资产重组后,八所港充分发挥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源与业务的优化整合,港口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装卸、运输、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物流运输服务链,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一条龙服务。此外,八所港还充分发挥在化工危险品专用码头的管理运营优势,聚集和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化工码头管理运营人才队伍,形成化工码头管理运营总包的服务品牌。
目前,八所港为了进一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正投人资金对港口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建设后方港口大型仓库,形成港口仓库群,不断增强港口的仓储能力;同时对4个万吨级泊位进行3.5万吨级和2万吨级深水泊位的改造,满足了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要求。八所港充分发挥港口聚集与辐射的作用,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致力于港口经济城市的发展思路,创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吸引大项目大投资,发展临港工业带,共同打造“前港U后工业园”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市与港口的和谐发展。